《预测之书》阅读笔记(5):内容传播力将成为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让AI来预测新媒体领域的变化,我认为不靠谱。

我是个电视迷,到今天为止仍然毫不脸红地承认,但是未来是不是,我不知道,也曾经在电视机构浸染了一段时间。对于媒体的关注和演化一直在关心。VR、AR、5G、6G、4K、8K技术的赋能眼花缭乱。在商场中也看到过有小朋友在玩VR游戏,很多工业公司也加入了所谓的AR产品。但是,在媒体专家xxx看来:在接下来的三年,由于体感和便捷性等基本问题,VR头部设备等只能短时间使用,而不会让人上瘾。在这个层面上,媒体痴迷于技术的迭代升级,意义不太大。

当然了,今天的学习还是集中在XXX的预测中。

5月3日,新加坡大选日。在竞选期间,有少量的AI制作的Deepfake视频让人真假莫辨。换句话说,AI在内容创作和内容传播上面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了。包括各类传媒机构和自媒体都开始利用AI来创作各种各样的视频,享受到了技术优势和技术红利。

很明显的是由《杭州新闻联播》引发的虚拟数字主持人,目前可以代替播音员在镜头前侃侃而谈,在口型贴合、手势动作等方面让人在十几秒内无法辨认的程度。未来,在直播带货和口播领域,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样的技术来实现传播。

信息传播中AI的恨与爱

目前AI在内容创作常用的是文案生成、文生图,很多人都可以煞有介事的写出一篇在公众号上收录甚至爆款文章。

但是,最让人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通过训练,AI生成的“鸡汤文”仿佛如鱼得水,直击人内心中“情绪”,并将激起情绪作为下一个让人相信“有图有真相”、“有视频更有真相”的突破点。3年时间内,拿下这个赛道并不是问题。

AI在媒体发展的预测

目前,AI在媒体的应用方向在如:能否进化到根据创作者想要的用户受众画像,来定性、定量调整真与假,现实和虚拟的比例?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突破的痛点有:

1)对四线城镇的中年人,应该输出几分真几分假的内容?

2)对一个北上广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该加入哪一句名人名言作为佐证?

3)文案是要三分丧还是七分丧?

4)画面要调动的情绪是岁月静好还是星辰大海?

5)配乐是要小清新还是进行曲……

看到这里,XXX给出了一个更加扎心但不得不面对的预测:

对立引战内容会更加泛滥,情绪化啊、山东行的内容生产将更加轻而易举……在商业化上,高端、理性、思辨的内容不一定叫卖,反而AI生成的大水漫灌、废话连篇内容在“流量为王”的今天已然足够。

更需要预防的是,互联网的过往告诉我们,技术通常由某些灰产行业率先实践、推广,而大众传播领域往往紧跟其后,三年时间足够见证这一趋势的全面爆发。一个房屋中介,一个美妆产品销售,一个工厂老板,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多看一眼、多聊一句的甲乙丙丁,都可能在AI的协助和指导下成为屏幕前你信服的博主。10亿抖音用户,6亿都是创作者的可能性将不是神话。

在最前沿的战场中已然成了炮灰

如果不是读了这篇文章,我都不相信自己已然成了大数据中那些炮灰。

2016年,随着抖音打开了视频化、算法化的魔盒,“抖音五分钟,人间一小时”这种上瘾机制的威力着实震到了我。

算法使人沉迷,视频让人放弃思考。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更精通迎合人性的欲望。从而令人大概率进入背后平台所主张的射程中。

纵观我们手机上的APP,幸好我没安装任何一个短视频APP。

在中国,传播环境将会各美其美,基于不同圈层的内容特性会更加坚固。

小红书中,女性花园会更加繁茂;B站中的年轻人社区会更加张扬,至于抖音、快手这样的平台将会继续通过算法精准推送内容,满足不同圈层的需求;

同样,短剧将会侵蚀影视剧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将会“镜头化生存”,即从搞笑摆拍到煽情表演。就像秀场、歌舞才是直播的大类。

与此相对应,在内容电商中也有了“演戏电商”这样一个强悍派别,称你为“家人”、割你如韭菜,还伴随着“塌房”甚至“塌方”式的争议与纠纷。我个人的预测是,这种“演戏电商”将会式微,也就是以情绪化内容获取流量,再通往直播带货的路,已经到了注定下坡的山顶。反倒是通过专业内容来构建信任,加之基于用户洞察的情感呼应——这样的直播电商模式会有更健康、更长效的发展。

这么看来,无论是看视频,还是购物,只要接触这样的内容,大概率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在防守中顺应时代

刚才提到,10亿抖音用户,6亿创作者。摆在我面前的问题自然是要加入还是要拒绝?我想这不是选择题难么简单。

作为靠专业吃饭的人,讲专业化、做专业事是人格化内容在新媒体领域的前景,做有内容的人,把人本身做成内容。构筑内容资产,当AI上升到L4,L5的驾驶水平时,或许人人都是创作者。

不过,今天在看白岩松的一个访谈中,他到现在没有微信,没有抖音,在佩服他的同时,我也在想,算法没有错,但是要注意在特定领域的特定算法是否对我们造成危害,如果造成了,又该如何防守。正如感冒的时候吃玉屏风颗粒,里面的防风一个屏障。

所以,逆风向防守,顺向迎接属于这个时代中我们自己的圈层。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