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方法》阅读笔记(3):强劲大脑之思辨世界的隐藏脉络

练就推理能力,把握思辨世界的隐藏脉络。

本期书单

阿加莎·克里斯等. 大侦探波洛探案全集(套装39册)[M], 新星出版社, 2019

约翰·迪克森·卡尔. 犹大之窗[M], 新星出版社, 2019

翁贝托·埃科. 玫瑰的名字[M],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京极夏彦, 姑获鸟之夏[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陈大康,荣国府的经济账[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人生中的绝大部分场景可以比喻成我和世界玩一场“打明牌”的游戏。世界把所有线索都摊开在桌面上,而我们的主线任务,就是修炼本领,找到独特的路径,并且把它们都串联起来。

这个过程,叫做求知。不仅是探索未知,更是在已知地带再造乾坤。

武侠秘笈藏在推理中

我们这代人从小都有一种武侠之梦。如果能够遇到一个世外高人,历经几番寒暑,练就一身武功,出世后了却此生一切恩仇。当然,对于大脑而言,这种武侠秘笈就是“推理能力的训练手册”。

听起来比较唬人,但我们已经用了很多。

数学推理的益处

最常见的功用就是数学建模。数学,运算体系严密、逻辑自洽,当解开难题、证明公式后,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对问题也就有了极强的破解能力,这正是走向优秀的最佳途径。

马克思将学习和研究数学作为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忙里偷闲的时候就去学习数学。1865年5月20日,在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写到:“工作之余——当然不能老是写作,我就搞搞微分学”
——袁雷, 张云飞. 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M].

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新闻上经常在讲大学生就业困难,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能够解决130~150万人就业。然而,中国经济体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6.9%(2023年数据),保持每年6%的增速从数学角度分析是不可能的。

吴军老师曾经讲过中国对外援助原因的案例,有些人很质疑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说什么卖国、不把钱放到本国很危险等等。但是,如果用数学角度分析,思路可能就有清晰了不少,我对此进行总结如下。

(1)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只有2.34%左右,如果以6%的速度增长,40年后的经济将变成现在的10倍,占全球经济总量的50%。

这就意味着,全球其他国家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富买得起中国不断生产的产品和不断提供的服务。解决方案只有两个:一是提高世界其他地区的购买力和经济增长;二是中国经济增长降到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不讲武德”的国家赖账甚至反悔,但是总体是双赢的。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形式包括资本输出和帮助其他国家摆脱贫困的技术输出两类。其中,通过贷款形式是最多的模式。其他国家从中国贷款,贷出来的中国标准的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等。此外,当地工人素质相较中国工人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就需要中国工人前往建设。我们的就业得到了很大保障。虽然投资、贷款能否拿得回来属于政治经济问题,但是中国确实里外都有收获。

我们在生活中,有时不得不面对非常复杂的问题,里面有很多噪音难以一一滤出,这就需要掌握数学让我们不受噪音影响做出正确判断。

学习数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接收一种逻辑训练,形成理性思维的习惯,进而在生活中善于找出矛盾、发现问题,然后用逻辑的方法找到答案并采取行动。

——吴军《吴军数学通识讲义》

推理小说也不错

从小我们看过《名侦探柯南》、《神探狄仁杰》、《唐人街探案》等等影视或动画作品,被其中的推理过程所叹服。你看,通过情节逐渐展开的演绎,很多陌生地带逐渐进发,由一个线索牵扯出领一个线索。

但是,这里推荐的小说类型称之为“本格推理”。

本特推理以逻辑至上的推理解谜为主,与注重写实的社会派流派相对,而以惊险离奇的情节与耐人寻味的诡计,通过逻辑推理展开情节。常有密室杀人或孤岛杀人等诡计类型。

在这类小说中,没有陌生地带,所有线索和嫌疑人都被摆在台面上,只要你能找出文中隐含的证据,就能准确找出真凶。例如在本文开头的书单中,阿加莎的套装39册值得一读。当然,由于我今年的阅读书单已经排满,所以只能延后了。

读过阿加莎文字的人都知道,即便告诉你所有的事情,你还是猜不到真凶是谁。当揭发真凶的一刹那,就像是偷看了一道做不出来的数学题的答案。

当然,读任何一本书的时候,其实我们都在推理它下一步会写到什么,如果我来写,会是什么样?当阅读量增加之后,自然而然这本书会成型。

我又想用那句熟背了几百遍的话:“真正干事的人,不是奔着目标去的,他是先把一级台阶踏好,然后等着下一级台阶自然浮现。”

不能瞎推理

《红楼梦》研究者有一派“索隐派”。很多推断无法证伪,也没有逻辑推理的过程,就出现了穿凿附会,近似猜字谜的含义推想作者原意。最典型的就是说《红楼梦》是怀念明朝,是因为贾宝玉喜欢红色,红色为“朱”色,而明朝是朱家的天下。你看,就是这样无厘头。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所谓的《推背图》等书籍被广泛牵强附会,什么“一二三四”说,什么“生我猢狲亡我雕”之类的,都被事实打脸了。

但是,更好的“推理派”还是值得一看的。比如说陈大康先生在他的《荣国府的经济账》中提到林黛玉家里是不是富裕阶层?罗老师总结了6条,我看完之后直拍大腿,写得好!

留下一个疑问: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为什么说不是出自一个人手笔?

历史学推理

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

古代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如何分析,在赵鼎新老师的《东周战争和儒法国家的诞生》一书中,就有这样的内容。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中关于战国时期军队作战能力的描述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主动攻击他国的次数越多,该国家的总体实力就可能越强大。以此作为指标,在整个春秋时期,楚国主动发起的战争有111次,而晋国主动发动的战争仅有90次。更次者,在同一时期,齐国主动发起的战争有70次,秦国仅44次。这些国家的军事实力由此亦可分其轩轾高下。

此外,由于当时军事的后勤运输能力极其有限,因此春秋初期的大多数军事争端均发生在邻国之间。从这个角度来说,主动发动战争一方军队的平均进军距离可以体现该国实力之强弱。

齐国军队的进军能力在齐桓公死后不久便从顶峰时的约500公里下降到300公里左右,秦国军队的进军能力因在进军中原途中受到晋国的阻挡而在整个春秋期间始终保持在300多公里。晋国军队的平均进军能力明显高于齐桓公死后的齐国,略高于秦国,但基本稳定在三四百公里之间。相比较而言,楚国在公元前650年以后的军队进军能力基本保持在400至600公里之间,大大高于其他三个大国。

总结

归纳起来,无论是通过数学,推理小说还是历史学,只要我们想要修炼我们的头脑,书中处处皆是坦途。想当初孙悟空学成下山,师父菩提祖师提醒:“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

那好,既然如此,先练出来这个能力,然后不告诉任何人。就让时间去检验我们的真本领吧。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