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相信》阅读笔记(8):特立独行

发表这篇阅读笔记的时候,恰是五一假期。原本应当是更新《得到高研院案例集》的。不过我有个想法,就是每到假期,就换一本书读读。所以,周末和假期的时候,咱就读一些特别的内容。

今天仍然是《还是要相信》,看到这一章节的题目“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说到这里,脑海中立刻想到的就是王小波曾经写过的一篇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头猪没有接受人类安排好的命运,而是跳出围栏,去其他村子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换句话说“和生活死磕,拒绝主流,拒绝平庸”。

生活中有很多跳脱主流的人,明星、作家比比皆是。比如说相比于“社畜”、“码农”、“科研民工”之类的人,有太多职业很光鲜。比如“网红”、“街头歌手”等等,他们来去自由,他们收入丰厚,短时间就能够吸引到关注。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什么能够快速变现就做什么,丝毫不用考虑积累。

面对浮躁,说实话我也动心过。想要靠公众号开辟第二收入渠道,想要靠直播带货变得富有……每当开始行动,我心底里总有一个声音让我找寻自己。工作是我完全可以接受的生活轨迹,我不想挣脱既有的道路去另辟蹊径。

人,仿佛都是在30岁之后才能找到自己。生活中,某些方面就是要循规蹈矩、主流从众,但某些方面也需要不考虑别人的指令和节奏生活,follow my heart才是真实主义。到今天为止,我对生活居然起了一丝丝敬畏。

我们这代人,听多了这样的话:人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比如说,22岁就要参加工作,25岁就要恋爱,29岁之前就得结婚、生孩子……

可是有些人就注定“阴差阳错”,我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接受,毫不避讳地讲述:我就是这样的人。

说到这里,我想分享一首歌,来自高进的《有太多人》。

歌词写的真好:有太多人不甘这平凡的人生,一个人走在路上却还在羡慕别人
,却不知多少人却没有你的曾经……人呐总是这样,总想把对方改变成自己,再多不满意人生的境遇,贪婪终究换得一声叹息。

与其说“特立独行”,不妨说我为自己而活。除了工作,我尽力和世界保持着距离,世界也不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更不会有意见。“自由万岁”,背后是在“孤独和周围审视眼神”中活出了坚强、结实。

关于平凡和特立独行,那只是生活的状态。但是,生活本身就是意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以我们会的方式尽力而已。罗振宇曾经在跨年演讲中引用王朔的小说“生活不能改变,我就改变,谁也甭想破坏我的好心情!”

那头猪,奋力越过栏杆的时候,才没有想过它做一头不同寻常的猪,它只是想出去,仅此而已。但是我们不是这样。

喜欢在围栏里晒太阳、打盹、发呆、无所事事,那不是我的选择。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但我不是!

改变,回到自己。回到自己、回到附近,从一个一个的动作开始,咱们日拱一卒。

特立独行,我的选择,我的幸福来源!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