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提到杭州西溪,我们当下所想到的可能是阿里巴巴、可能是宇数科技等等互联网企业,不过,除了发展极快的企业外,西溪最美的可能还是它的风景。
美丽的风景各有不同,但有些地方发展属于“抱着金碗要饭”,而有些地方为什么属于“金碗做成金盆”?李燕玲经理就带来了这样的启发。
西溪湿地收费景区内有一个主题度假村落,名字很雅致“十里芳菲”。如果去了当地,也会发现很有意境。除了意境,我更关注的是它的运营模式和服务理念。

十里芳菲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村落,二是酒店。
作为最基础、最古老的服务行业之一,酒店的营收通常是“房间单价×房间数量×全年出租率×全年天数”核算主营收。从整个行业看,75%的出租率已经非常高了。理想情况下,90%的出租率核算,十里芳菲的平均房价是1,500元,即使极限1,800元时,乘以房间数量91间也还是亏本的。房间和房间都是一样的,那问题出在了哪儿?
在这个公式中,李经理发现唯独缺少了“服务对象”。
“人”才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人”才是我们创造收入的来源。
——李燕玲
同样是外出吃饭,有的人是带着家人来打牙祭,有的是没法回家赶紧吃一口,有的是团队聚餐。需求不同,就应该有不同的服务。换句话说“按人的不同需求去提供服务”。
传统酒店中,部门划分为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销售部。但是在十里芳菲,他们分为了婚礼小组、活动小组、课程小组、会务小组、社群小组。从“按管辖场地分组”到“按客户需求分组”的破圈,形成了利润有机联动,他们称之为“利润中心”,并基于这些利润中心,改变了营收报表结构。
比如说,在传统酒店业中,总经理是最大的决策者,由于默认他是最专业、最全面,而其他人是局部的专家。但是这样的垂直管理模式可靠性不高。一旦“群龙无首”,则会发生系统性崩塌。而小组或“利润中心”的模式,每个组长或利润中心负责人,都成为了网络组织的关键节点。这就如同于“马赛克战”一样,属于利用新型战术的降维打击。在口罩期间,营收达到1,000多万,甚至有了净利润。
下面通过两个案例,对这种运行体系做一个分析。
案例1:口罩期间的营收突围
口罩期间,村民是不能出门的。0收入的焦虑就成为了此刻的痛点。
措施1:开办公益共学营
组织:社群小组牵头,联合课程小组
功能:两条时间集合了21个社群,一共14位老师,5,000多名学员。从“如何阅读一本书”到如何用“yes, and”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等展开学习。
影响:学习没有结束就有外界公司接洽,定制课程。于是社群小组和课程小组有了第一笔收入,借此扩展线上业务。
措施2:房券预售计划
组织:销售小组牵头,联合社群小组
功能:通过朋友圈预售原价1,688元,现价1,099元的房券,每卖出一间可代理收入199元。
影响:多家新媒体渠道和预订平台帮忙参与,口罩期间村里现金流没有断,最高的一位村民有了3万多元的收入。
案例2:办婚礼
定位:将传统婚礼进化为“村子里的喜事”
流程:
1、婚礼前:新娘养成计划、单身告别派对、司仪选择、婚礼化妆、摄影摄像、流程定制策划。
2、婚礼当天:拜花神、迎亲仪式、爱的表达录音、共种爱情树仪式、水上婚礼仪式。
影响人:
新郎新娘:在宾客注视中,乘上手摇船缓缓进入人生下一篇章,仪式感满满。
亲朋好友:除了吃一顿饭,还可以提前到村子里逛市集、喝咖啡、做面包、看风景,拍照、参与人生中的重要仪式。
关注者:通过直播小组进行场地、环境的观察。
总结
将人的需求定位,通过具体的场景来优化组织结构,化垂直作战到群体智能。这种破圈式的做法,不仅带来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同时也有实实在在的收益。很多红海、内卷的产业在颠覆与被颠覆之间游荡,破局之道就在于能否把服务的目标和对象真正 找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海也未必是“内卷的尽头”。想做事而困在原地,试试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