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高研院案例集》阅读笔记(11):大数据背后的输出算法

在一个行业里,如果没有老师、没有前辈、没有对标模版。你能做的除了如履薄冰,恐怕也没有什么了。创业如此,求职如此,人生也如此。

成功率,当然小于千分之一。这样的行业其实特别凶险,领导、长辈、父母所不看好的,对于一个没有什么资本的人来说,不敢以身犯险。

当然了,谁都希望成为那千分之一。此刻,如履薄冰+虚心探索固然重要,还需要有一个“持续稳定的输出算法”作为支撑。

创业,十年磨一剑?这是很多被残酷淘汰的一个大因素,这里的剑,是指深耕一个微小领域。微小领域的护城河建立,需要下苦工。与其十年弄出一个100分的产品。不如一年来10个80分的产品。换句话说“一年磨十剑”。原因是当下人们因为注意力经济,他们注意力没办法集中,喜新厌旧的频率太高了。

体验,实际上是一种易耗品。一道菜再好吃,也做不到持续让同一批顾客买账,而让顾客始终有吃不腻的丰富选择才是外卖店的自我修养。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在餐饮业的实践

将客户体验锁定在80分,才有资格成为他的日常基本选择。

此处,就该升级算法到2.0了。

体验不稳定会加速顾客的流失。在品牌初创时期,拼的是谁的获客能力强,当攻城略地结束,进入持续盈利阶段,拼的是谁的顾客流失少。

流失有两个因素:第一是人技能发挥的不稳定。既然不稳定,就换成机器。第二是避开“黑盒效应”。将人肉管理替换为数据管理,将成本降低,但能够支撑大规模、跨地域的复杂系统。

终极的稳定是什么?当然是从产品上升到认知。

基业长青的品牌,在不同时期,各个方面都能够给用户创造稳定的、可信赖的特征和预期,从而成为用户的基本选择,才有可能持续发展扩大。这不仅靠努力+概率=一次完美的体验这样的公式。而是要做到一个“万千变量中的稳定恒量”。

做一个能够稳定输出、可信赖的普通人,胜过做一个摇摆不定、没谱的精英。

就像向光者——我的这一方小天地(www.im-zu.cn)一样。每天坚持学习20分钟的普通人,好过做一个偶尔通宵看书的天才。每天雷打不动陪伴家人半小时,好过一年到头不露面,每天举家度假十几天。每天坚持阅读3000字以上,输出1~2篇读书笔记。这就够了啊。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来一句话,忘了是谁说的。这句话是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但我不是!

草台班子就是不确定性一堆,变量太多。我们做到一个稳定的恒量,就能够收获信赖和托付啊。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