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上得到高研院
首先,在选择辅导机构的时候,需要对自己做一个定位。比如说,汤敏老师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作为终身学习者,每天就有高强度学习输入和大量的输出。这种学习流的经历往往会带来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次,要建立一个适应人生角色多样性的知识储备。人生中的角色在不断地转换,当转换到来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需要拥有多元化思维,需要跳出原来的圈子,需要融合更多不同的领域……
第三,终身学习者应该有明确的规划。请注意,这里汤老师用的是规划而不是梦想。2008年罗振宇《时间的朋友》中提到,人生的坐标如果放到了100岁这个维度,那么奋斗的时间还有四五十年。在这四五十年里,必须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持续学习。
用汤老师的话说:
因为我需要更加跨界的视野和多元化的思维,去支撑永远不能停止的学习旅程。
视野、思维、学习旅程,因为我需要支撑力量,而这股力量需要用最有效的方式!
正如我们正在探索的这段经历一样。经过了《金钱星球》、《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等好书的逐渐洗礼。他们支撑了我的头脑。
此刻,我突然想到:不用算法操控我的学习旅程和人生旅程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从得到高研院得到了什么?
第一:新思维
在得到高研院有一门课《48种人格的多元化思维模型》。这是被汤老师认定为是武林秘籍48招。例如,“空手套白狼”招,原话是:
从打造想象共同体,发挥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优势的共同奋斗共享荣誉的模式。即“集合影响力”
对于公益事业来说,首先要把问题搞清楚,细化。逐层找到问题的核心。其次,联合对该项目有兴趣的各方,通过将理念、讲故事的方式建立共同体。
第二:跨界穿越
另外一招是:穿越者——怎样把一套打法跨越到其他领域。
你在原有行业所积累的能力和手法,用来改造或优化其他行业,可能会带来惊人的效果。
第三:资源整合。
第三招叫做:整合同学资源,实现跨界合作。
毕业之后还能获得什么?
1、校友会的资源。为了对新兴事物有更好的体悟,校友会的资源就像补给站一样不可或缺。
2、和大家打造一个“大脑共同体”,彼此分享智力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得到高研院同学之间的价值,组建新的形式去面对问题,成为彼此的智囊团、搜索库。即你是我的神经元,我是你的神经元,这是一个永不散会的私董会。
3、建立一个终身学习的轨道。拿着48个锤子,满世界找钉子,只有跨界,才能创新,只有合作,才有更大的机会。
后记
首先,要破除谁高谁低的概念,不耻下问的精神是中国人的传统,虽然在原子化的今天,很多人都忘了。但是,要从自己开始做起。
其次,要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尤其是知识更新和改变、优化生存与发展状态的能力,进而使发展的素质得到完善,生活的质量得到提高。
最后,探索无限可能需要身体力行。正如这些天一直在听演讲一样。做事的人,他不是提前设定好一个目标,而是先把眼前这阶台阶踏好,然后等待着下一级台阶自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