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它看似是和宗教有关。我理解的修行,是“发大愿修好心,长时间行善事”。什么是善事?不局限于“善良的事”,而凡是“对国家有利、对单位有利、对家人有利、对客户有利”,都可以叫善事。
记笔记,同样也是一种善事。这是陶冶自己、给自己编写历史的事情。从底层逻辑上看,这是一场有意识的自我成长训练的修行。
在前段时间阅读的过程中,已经不止一次看到了“你是想活365个不同的自己,还是想把现在的自己活成365次”这样的话了。事实上,我们都是普通人,天资禀赋就那么多,提升和强化自己只有依赖两个事情:工具、习惯。
有一句话值得深思:
人要想取得成就,有所建树,就要找到核心算法,然后不断重复,一万次以上。
万维钢
核心算法的寻找,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法。但是不断重复,这就需要一个抓手了。如果不想让我们的勤奋在时间维度上核算为零,按照下面的三种方式进行:
Cond. 1: 找到抓手,建立一个仓库,可存储,可连接存储。换个词说,就叫“积累”。
时间,是可以积累的吗?当然不可以,因为它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可是,努力是可以积累的。比如有的人每天跑步10公里,只要一年,就能够解锁北京到广州的里程,三年就从上海到巴黎,十年就能绕地球一圈。有的人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一年就比其他人多七天时间,十年就是两个半月。有的人每天写作3000字,这就会丰富语言表达。有的人每天发一条60秒语音。
更可怕的是,这些人会一直坚持下去,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就像是窦文涛先生,一个《锵锵三人行》节目做了20多年。这就是积累、这就是存储,从那一刻起,就已经赢了其他人。
仓库还有一个功能是可连接,就像计算机的一个数据库,可以随时搜索和提取当中的内容,发挥他们的价值。
记笔记的几个经验借鉴
Some Tips of Note writing
1、要尝试做好标签和目录,分门别类。这个过程虽然不能一次性建好,但是迈出第一步很重要;
2、随时随地记录:无论是开会、在地铁上或者是聚会上,包括睡觉前的日记,都可以持续增加;
3、内容分类上,黑色字体是现场记录,即“看到的和听到的”内容速记,比如PPT上的金句和配图,老师的话语和动作,现场的音乐灯光掌声,那些印象深刻的部分;黄色高亮字体是印象深刻的信息带来的触动,即“感受和思考”,这一部分最零散,字数最多,也作为思绪飘逸的部分;红色字体的是最核心的部分,即“我的问题和行动”,这些红色字体的内容,就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记录方式非常不顺畅,经常顾此失彼,但是时间久了,尝试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会熟悉。】
建起仓库,不断充实,穿越足够长的时间,就能筑起一段高墙,击败那些看似强大的敌人。
时间越长,价值越大。衡量它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的复利。
Cond. 2:找到抓手,穿起一根针线,不断丰富自己。
这个Cond有一个学术上的词,叫做“具身认知”。对的,它和现在“具身智能”很接近。具身认知,简单说就是用行动影响感受。比如说,当我们做出微笑的动作时,就能获得开心的感受。再比如说,学术答辩的时候肯定会紧张,但是只要抬头挺胸,大声说话,就能获得自信的感觉,紧张感慢慢消散。
真正干事的人,不是用情绪来影响行动,而是主动用行动来影响情绪。这就是掌控感!
——向光者主理人 Guangran Zu
有一个思考脉络:“看到听到”+“感受思考”+“问题决定”。其本质是就是“自己给自己复述,当复述明白了,就是对这些信息真正理解了”。
Cond. 3:找到抓手,让自己成为一个符号,一种资源。
整理并分发重要的想法和观点,这是有更多的机会和信息去理解公司,也有更大的影响力推进工作。
借假修真。
其实,笔记就是一个井井有条的数据库。让我随时可以储存和搜索自己的七言和感悟,大脑不再是做一个存储记录的硬盘,而是高速运转的CPU。感受这个世界的维度和能力越来越丰富,能更好的掌控每一段经理,有了这种更强的掌控感,我就能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镇定自若的面对不可避免的挑战。
我们生长在一个大时代,时间滚滚向前不可逆转。这长时间洪流中,雷打不动。
找到一个抓手、建立一个仓库、穿起一根针线、实践一项耕耘,活成一个资源。
马琛(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