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高研院案例集》阅读笔记(1):解决真问题

要想加入一个组织,或者是建立一个组织,很多人走在混沌的路上。有些弯路可以走,有些亏可以吃,但是,当别人都绕过去,都跨过去。为什么我们不能?

就拿找工作或者建团队而言,有三个问题的是必须要弄清楚的。

问题一:你要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谁都想做成很多事情,很多人想到的一般是两样东西:一是创造性思维,一是不懈努力。

不懈努力,谁都明白,人性里本来就有进取心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从天而降,那么它从哪儿来呢?

答案是:思维模型。

然而, 很多时候,拿来主义在思维模型的学习和应用上并不一定适用。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只能借鉴,不能照抄。正如最近大模型应用后,你能看到它思考问题、提炼内涵的方法和思考过程,这是能够帮我们找到思维模型的关键。

所以,下一个问题是:思维模型从哪里来?答案是:经验中来。

无论是学习也好,科研也罢,需要建立一个底层认知:任何一个行业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它能为社会解决某个问题。换句话说:提供解决方案。其实,人也是一样,比如说作为一个求职者,我在前往HR的时候,考察的并不是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未来看掌握多少底层逻辑。就算对一个陌生的领域,能不能通过思维模型、或底层逻辑来迅速找出解决方案的头绪?换句话说,帮助别人“开天眼”。

这里,有一个思维模型的案例:

思维模型一:暴露内部弱点

起源

现象:如果打开军舰军舰上的各类管线都暴露在外,看上去就像没有完工的毛坯房。

原因:军舰上管线太多、太复杂,一旦出现泄漏或受到外部撞击需要堵漏,必须马上找到问题点。

延伸

1、“行动后评估”:海豹突击队在执行任务后复盘时,各个成员在任务中暴露的弱点和问题都必须明确指出。

2、陌生人相互沟通时主动暴露弱点,更容易拉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启发

对外需要遮遮掩掩的弱点。对内则需要尽可能开放。开放带来的是快速找准问题,以及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身边团队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运气、资源以及在这个环境里所获得的全方位的刺激,即实践,也是很重要的。

问题二:搞清楚自己的生态位

也就是在这个团队里找一个定位,再围绕这个定位输出价值。无论是帮人摄影、还是要每天或每周提供信息价值。你的定位或者角色首先要弄清楚,无论是低下还是高端,定位、价值是绕不开的两件事。

问题三:你想表达什么

写论文也好,看东西也罢,需要有叙述势能的表达。很多人在表述一件事情的逻辑是:观点罗列的平行结构。

然而,书面上的内容不能直接平移到口头表述。也就是说,仅仅知道怎么表达,不等同于能学会表达。而是要在一次次表达中反复打磨,会听,然后会讲。

正如我喜欢的一部粤语电影《江湖》中有一段话:讲,你又不听;听,你又不明;明,你又不做;做,你又做错;错,你又不认;认,你又不改;改,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说;你让我怎么办?

脱不花老师打磨语言表达就很有借鉴“一次好的表达,起码要有问题意识和交付意识”,分解开来的三个问题是:

(1)对方为什么要把时间给我?

(2)我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3)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为什么重要?

什么叫做问题意识?

写学术论文的时候,这不是问题意识,而是主题意识。主题,永远说不完,因为很难判断材料的价值,也就很难筛选素材、组织语言,而且无法成功唤醒听众或读者在心底里的疑问,无法产生共鸣。

提出问题,但是问题是不是一个好问题?

好问题,越具体越好,正如脱不花老师所说:

好问题,就像一把匕首,极窄、极薄、刺穿力强。就是说,好问题具备大切口、大逻辑。

——脱不花(得到CEO)

什么是交付意识?

交付意识包含两件事:

第一:为他人服务,对他人有用。

第二:对方能“拎走”。

这一点,可以向律师、医生去学习。

总结

这里需要带走三个问题及其解决原则:

第一:你需要什么?答:需要看清楚每一种思维模型的本质以及运用方式。

第二:你的生态位是什么?答:找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价值网中的位置。

第三:你要表达什么?带着问题意识和交付意识,抓住线上和线下课程的每一个机会,不断提升表达技能。

1条评论

  1. 思维模型加生态位➕带有问题意识和交付意识的表达能力,这是反复需要打磨,融合到心里的。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