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伟整理星云智慧(26):建立大爱的幸福

爱与恨是一般人最常有的情绪。一般人都无法做到忘情,但对爱恨之情,至少要有一点认知。

今日小故事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他的婚姻生活是典型爱与恨交织的故事。他和太太相互陪伴,共同生活多年,育有多个子女。太太索菲亚在托尔斯泰的创作过程中给予他极大的支持。她不辞辛劳地为托尔斯泰抄写手稿,帮助他整理资料;当时他们之间的爱,真望与单纯。

然而,时间一久,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托尔斯泰是具有深刻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开始富贵后,他觉得自己简朴、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已不存在,而且感到愧疚。而索菲亚则无法理解托尔斯泰的转变,她习惯了奢华生活,无法接受托尔斯泰想要放弃财产、追求精神生活的想法。两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慢慢地,她对他的爱逐渐被怨恨取代,而托尔斯泰也对索菲亚的不理解感到失望和痛苦。

最终,托尔斯泰在82岁高龄时毅然离家出走,他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死在一个小火车站。这段曾经美好的婚姻,以这样悲剧的方式收场,深刻地展现了爱与恨的转化。

哲理

负面

爱恨交织的人生,我们应如何更好地看待爱与恨?

四点分享:

一、爱人犹如爱己:每一个人最爱的是自己,也希求他人的爱。爱人与被爱是因果关系,你如何敬爱他人,必能得到他人相对的敬爱,因此,爱人应犹如爱己。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爱护朋友、教育子女,都要禀持这样的心态。能以爱己之心爱人,方是真正的爱。
二、助人犹如助己:有能力帮助他人时,不要想到自己是牺牲奉献,不要认为自己吃亏损失。古人常讲积阴德,能助人犹如助己,没有受施、施者、施物的念头,就是积最大的阴德。
三、恨人犹如恨己:我们如果对人常心存恨意,这股怨恨之气,在未伤人之前,就已伤害到自己。心中常怀怒气,无形中,就会散发一股戾气,无法有祥和的容貌,致使周遭的人敬而远之,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因此,有智慧的人要谨慎防范自己瞋恨之心。
四、害人犹如害己:仅是心怀恨意,都会造成负面结果,何况是害人?有些人不懂这一层道理,为了些许小利,处心积虑地想害人。其实,凡是损害别人者,最终还是损害到自己。佛经中说,如同送礼给人,人家不接受,你只得把它拿回来自己用。害人犹如害己,我们切勿有害人之念。

解药

所谓情爱,我们姑且不必讲到牺牲、奉献,至少在情爱里就算最后只能分离,也绝对不能有进一步伤害对方的嗔恨心。我们的人生,千万个念头日夜就在爱与恨之间打转。其实,瞋恨的情绪固然不好,如果太贪爱顺意的事,对修心养性也无好处。
我们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把心上的私情私爱去除,陶冶为奉献大众的胸襟?我们如何把自私占有的感情,转化成无私的道情法爱;把有选择、有差别的情爱,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些都是说易行难的事,但如果心中有答案,并能付诸于行动,也是打破爱恨交织心理状况最好的解药。

我们最大的财富,还是“心”——能做到真诚而不贪婪,是做推销的第一准则。

星云大师开示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