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的培养与平衡

人生中能称得上“爱好”的,往往不是自己突发奇想,或者一时冲动而喜欢的。而是在除了工作之外,能够全身心无负担的投入进去的一个部分。

“爱好”,首先得“热爱”。而这种热爱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培养、需要“练”的。换句话说,需要不断尝试、积累和反馈而形成。

例如,写代码这件事情上,就值得去热爱,原因很简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获得正反馈,解决了问题。写出了优秀的代码,并且能够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双向正回馈。

不要有太多爱好,先选择一个事情,长期准备、日拱一卒,把时间线拉长到3到5年,真正在这上面下功夫。不要去羡慕别人多牛掰,用最笨、也最符合普通人成功逻辑的方法做事情。

数量堆出质量,这是不可忽视的。边做边调整,做的过程是一次次和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正如我每天快步行走1小时一样,每次腿酸的时间越来越短,出现的时间越来越长,喜悦感逐渐增加。我相信,直到有一天,不怎么费力也能完成这件事情,这就形成了一个跃迁。

爱好的三个关键点

当然,第一个关键点是“擅长之事”。热爱和擅长往往相辅相成,擅长的事情往往容易做好,而做好了就会得到正反馈,进而让你更喜欢这件事。

第二个是能让自己完全忘记时间的事情。例如现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给自己充电,这是一种享受。忘记时间的存在、忘记身体的疲惫,享受其中,幸福感油然而生。学习、看书、记住了多少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从中我给自己增加了养料。

第三个是带来价值感的事情。正如这个博客从0开始,有些人开始反馈,这不仅让我感到满足,而且能对他人或社会产生价值。

爱好也需要下苦工

爱好,本质是我愿意为之付出时间、精力,甚至过程中的痛苦和挫折,需要熬夜、焦虑、亚历山大。但是,无论如何,它带给我的成就感远高于这个过程中的问题。

正如最近在读完《金钱星球》,开始阅读《人间清醒3》和《和另一个自己说说话》一样,很多困扰自己的问题就是从这个里面出现。

我们在面对“真实的自我”和“可能的自我”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通过实践而不是空想。只要不断实践才能不断了解自己,当然了,了解自己也是看当下的自己和规划中的自己的差距。“日常反省”固然重要,但是反省的对象已经是过去已成定局的我了。

另外,不要执着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论了。虽然我特别相信脱不花所说的“苦活是一个人成功的护城河”,但是,适当的痛苦会激起一个人的斗志和意志力,过度的痛苦则是会导致人的行为瘫痪。

爱好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天赋。任何能力的炼成都需要考虑现实基础,不要在超越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情况下,盲目的追求看不到事情。所以,现在开始,用带有实践的思考来实现人生的爱好,这是我想在这篇随笔的结尾想说的话。

发布日期:
分类:随笔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