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如果放在现实世界当然是没错的,但是,随着虚拟世界的发展,特别是聚类算法的应用,导致“开眼看世界”变成了“井底看世界”。
与之相比,人们的思想意识正在出现非常大的问题:“对推荐过来的东西,不加思考就全盘接受。”你越喜欢什么就越给你推荐什么,它让每个人都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看、愿意看的东西,于是人们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狭窄,观点变得越来越偏激。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自己的思维。每个人最终都活在自己的思维“监狱”里。这就是“信息茧房”。
我还想在这里加一句话:沉浸在过去的成功里沾沾自喜,过去的成功或许只是时代浪潮下的服用,透过当下的现实,深度思考之,谦虚谨慎,向不同领域的优秀的人学习。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找不到答案,而是满脑子标准答案,满脑子都是我知道。
人生就是一部不断破圈的旅程,一圈又一圈的向外打开认知的圈子。
所以,我们永远要学习不限制自己,不给自己设限,不管是行动上还是心灵上,而且一定要多思考。
要防止这样的事情出现,就需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书中虽然提到了很多负面内容,但是我想把它转化为可以利用的部分。
1、拓展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首先,理解自己平常所选择的癖好,记录下来。其次,限制这样的信息摄入比例。第三,在其他的领域广泛接触。正如我之前所写的《金钱星球》的阅读笔记一样。记住多少不重要,关键是自己接触了不一样的内容。
2、拓展信息源。要将自己常用的信息源拓展开来。特别是如果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短视频获取的,这将是非常可怕的。很多短视频的控制者实际上就是思维监狱的典狱长。
3、看看那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东西。
如果说“信息茧房”是虚拟世界中的,那么“回音室效应”则是让人更值得警惕的。之前提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同样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只有一种观点,那么“认知牢笼”就会将人牢牢锁住。
未来的世界,社会将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型的单元格,相同的人被放在同样的单元格里。每个单元格的墙壁十分坚实,里面的人互相肯定认可,拥有共同的一片天,然后通过观看:
短视频;
短剧;
直播;
综艺节目;
玩得不亦乐乎。
算法越发达,内容推送机制就越高明。这些“宠物人”被圈养起来,好吃、好喝、好玩地伺候着,每天寻思怎么消耗自己的时间。
很多人,将会一生生活在这座监狱里。
怕是没有用的,但关键是我们该如何选择。
1、如何摆脱“典狱长”设置的牢笼?短视频、短剧、直播、综艺节目……包括所谓的知识型综艺节目,能否脱离?
2、我们能否意识到“注意力经济”对我们造成的伤害?人的注意力十分重要,如果说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的操控中,那么阶层固化自然而然就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