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伟整理星云智慧(9):以岁月沉淀素养,以素养滋养成长

大凡人总会想到,自己的生命如何提高一点?如何扩大一点?如何拥有多一点?其实要高、大、有,是需要条件的。

今日小故事

曾国藩少年读书时,天赋明显不足,同时期的左宗棠14岁中状元,李鸿章17岁中秀才,但他最后的成就却成为同时代最辉煌的人,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坚持、耐力与果敢。

人短暂的一生,要提升修养、内涵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的学习、思考与坚守。正是因为曾国藩不断地忍耐、不断地挑战,才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国家栋梁,也被尊称为“千古第一完人“。

《道德经》有云:“大器晚成”,所有珍贵的器物,都需要经过岁月的沉淀和磨砺。人还不是这样?所以,我们的人生不要太急躁,要一点点去修炼、去沉淀自身的素养,才能体会生命更深层的成长。

哲理

随喜

我们的生命,如何高广明大?四点参考:

一、上天称其高,无有不覆:天很高。没有东西比天更高、更大的了。举目世间,那一样东西不覆在它之下?天所以能无有不覆,就是在其高、在能大,给予万物庇荫。而我们人也要高吗?也要大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恩惠来覆荫大众?能用什么样的德泽来利益大众?我们能给人欢喜、希望和因缘,才能像天一样护覆众生。

二、大地称其广,无有不载:古人形容山是“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扩而大之,大地也是一样。你看,这大地普载、生长万物,给予人多少的生机。假如大地没有生长万物,我们吃什么?大地不普载我们,我们立足何处?所以,我们要想广大,能普载众生吗?我们可想想,生产什么来成就众生,用什么力量来承载众生。

三、日月称其明,无有不照:天上的太阳、月亮,它的光明照耀万方,只要不起乌云遮蔽,日月无私,它不会照你、照我,而不照他。佛教也常常讲“佛光普照三千界”,只要你合乎条件,不起无明、邪知邪见,内心就会豁然清净,远离忧悲苦恼。

四、江海称其大,无有不容:江河长远,大海无边,是大鱼,能畅游,是小虾,也能生存,在这里面,它什么都能容。所以,你若能包容一切众生,你的心也能像大海一样广大无边。所谓“心如大海无达际”,如同江海一样,蕴藏无限能量,二六时(指昼夜各六个时辰)中,随喜说好话,随手能服务,随处结善缘,随时存好心,人间就会很美好。

出力

许多人欢喜出钱做好事,比出钱高一点的是出力,比出力再高一点是出好话、出好口、出好心;也有许多人一生汲汲营求,希望金银财宝再多一点,达官厚禄再高一点;可是,有形有限的物质,总有吃光用空时,高官富贾做得再得意、再发达,也总有去职退隐时,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生命的意义,让自己无愧于这一世难得的肉身。

十修歌

星云大师曾说:单靠参禅、闻法,难以求得真理;人生真正的修行,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之中。

一修人我不计较,二修彼此不计较;三修处事有礼貌;四修见人要微笑;

五修吃亏不要紧;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心内无烦恼;八修口中多说好;

九修所交皆君子;十修大家成佛道。若是人人能十修,人间美满乐逍遥。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