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星球阅读笔记(7):盛极必衰的真理

实体经济(real economy)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除了金融业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近年来,推动金融业脱虚向实的政策一直在发展。为什么?是因为与实体经济一步一个脚印不同,金融业往往都会冲在实体经济前面,并且让人们脱实向虚,想着有接盘侠。这其中,股票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股价之所以上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未来巨额利润的预期。然而, 当这个预期泡沫戳破之后,会影响到方方面面。例如,恒大的暴雷正是如此。

好的,书中介绍了劳的盛极而衰。

法国殖民美利坚之时,劳向摄政王申请成立密西西比公司以经营在密西西比河上法国贸易的垄断权。当然,有个条件:解决历任法国国王所积累的债务。摄者王同意了,并且和劳共同注资这家银行。为了报恩,劳在美利坚的土地上以摄政王的名字成立了一座城市——“新奥尔良”。

随着人们越来越钟意于通用银行的纸币,这家银行也在1718年更名为皇家银行(Banque Royale)。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包括法国烟草、法国在亚洲、非洲的贸易公司与密西西比公司合并。并且不断的玩旁氏陷阱。

原文中是这么说的。

为了支付这些并购,劳计划出售密西西比公司的新股份。人们知道公司在扩张,刚好口袋里也有钱(劳的银行印的钱),每个人都想买点股份。此时劳使出了天才的一招,他宣称:除非你已经持有股份,否则就无权购入新股份。因此大家都蜂拥去抢购已发行的股份,公司股价开始飙升。
几周以后,公司从皇家铸币厂手中买下了后者未来九年的所有收益权。劳用另一批股份支付了这笔款项:要想买这一批股份,你必须持有前面发行的两批股份。股价涨得更高了。
等到1719年8月,股票以每股超过3000里弗的高价在流通,几个月之前的价格还只是每股500里弗。此时,劳即将进行最大的动作了。劳向国王提议,自己可借给他足以支付法国全部债务的钱。这基本上等于是在合并国王的贷款:不同的贷款合在一起,降低国王需要支付的利息。国王(其实就是摄政王)同意了劳的提议。为了筹钱,劳出售了更多股份。

法国快速繁荣起来,到处都是钱。约翰·劳越来越代表法国经济。他为政府征税,收取政府债务的利息;他垄断了法国在欧洲以外的全部贸易;他还可以印钱。变成欧洲最有钱的非皇室成员。他买下十几处乡间房产,巴黎的好几处豪宅,一大堆钻石和4.5万本书。最后,他被任命为发过的总财政监察官,实际上就相当于新加坡财政部长这个职位。政府感谢他“创立皇家银行,施行支付公共债务、增加国家财富、纾缓民众困境等各种措施,为法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事情脱离了劳的掌控。金银又取而代之,。整个系统开始自由落体。人们挤满巴黎的大街小巷,不是在交易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而是在用纸币换银子。银行当然没有足够的白银,农夫们也不再接受纸币付款。而劳也在1723年死于一场心脏病突发,终年49岁。

启示

为了确保现代的金钱能用,需要有银行、股票市场,以及一个中央银行,彼此间需要存在对立。投资人、银行家、活动家和政府官员都需要一直讨论各自的角色以及出手的时机。直到今天,这些人还会说整个系统是残破的:政府干预太多,或者银行家们逃掉了惩罚。但这些讨论本身至少是必要的,哪怕它们不足以让这个系统有效运行。其间,贷方和借方、投资人和工人等利益不同人群的拉扯,是保证货币稳定的东西。经济历史学家认为英格兰银行和纸币能在英国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议会刚获得了权力来制衡国王。人们更愿意把钱借给政府是因为他们认为议会会让国王规规矩矩的。

“在君主专制的国家里创立一所国家银行将会是致命的,而在自由国家这可能是聪明的选择以及有利可图的行为。”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