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典哲学原著选读》阅读笔记(2): 道德素质换利益究竟是谁的游戏?

book, literature, reading, library, twine, vintage, book wallpaper, novel, bookmark, book shelf, book cover, free line, chapter, bookworm, light of knowledge, artsy, open book, yellow pages, wisdom, clever, content, new page, hebrew text, storytelling, scroll, book, book, book, book, book, library, content, storytelling, storytelling, storytelling, scroll

在社会中生存,诱惑无处不在。我们中国人常说:“财不入急门。”意思是财富不会轻易进入那些心急火燎、投机取巧的人之门。韩国出版的《金钱的力量》一书中也提到“smart money”,即聪明的钱——不是靠贪婪赚来的,而是靠智慧积累的。

而《马太福音》第四章记载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故事:圣灵引导耶稣进入旷野,在那里,祂要接受魔鬼的三次试探。这不仅是对耶稣人性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拷问。

第一次试探:肉体需要的试探

旷野上除了石头,一无所有,生存的压力、身体的痛苦、孤独的环境。耶稣在40天内没有吃任何东西,此时,魔鬼引诱耶稣,说既然你是上帝的儿子,那么让上帝给你把石头变成食物吧。

正常人求之不得,别说40天,在大饥荒的年代,3太吃不到东西就让人感到易子而食的现象都有可能发生。

可是,耶稣回答说:“圣经上讲过,人之所以活着,不只是仅仅依靠食物,还依靠上帝口中的每一句话。”

你看,就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来,这可以分为好几层次解读。

1)物质≠生命的意义。拜物教一旦成形,那就容易陷入到功利主义中。人的存在不只是为了吃喝生存,更在于有更高的意义和价值——那就是把中国人天下大同的愿望落实到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只是为了追求温饱、享乐、物质享受,将金钱、房产、车子、名牌等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时,就很容易落入功利主义——一切以“有用”为标准,忽视品格、爱、信仰、责任,那就不是真活着。当然,我们也要反对一点,就是“全盘信我就能够得到祝福”,这忽略了苦难的价值。每个人来到世界上,要经历灵魂的苏醒、信仰的实践、道德的持守。

2)信仰高于本能。在极端饥饿的状态下,耶稣仍然选择顺服上帝的旨意,而不是立刻满足自己的需要。过去的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长津湖、上甘岭能够坚守。这说明一个道理:信仰不是在舒适中才存在的东西,而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仍能站立得住的力量。只顾自身利益,那它就背弃了它的使命。

3)我们每天可以不吃一顿饭,但若长期不读书、不交流、不存有敬畏之心,就会成为行尸走肉。

第二次试探:虚荣心的试探

魔鬼把耶稣带到城市最高处,对他说:“上帝吩咐过不让你的脚碰到石头,如果你真是上帝的儿子,你就跳下去,让我看看是不是上帝会吩咐天使托住你”。

耶稣说:“圣经上说过,不要去试探主你的上帝”。

这其中有几个道理。

1、不要把信仰当护身符。我们不能把信仰当做护身符,就去做危险、愚蠢的事情,比如拿共产党员身份去贪污受贿,指望出了事之后降级处罚。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圣洁的,是父精母血造化,中国的水土养育我们的。动不动就要拼命干什么,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家庭、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2、解决问题,而非制造问题。人活在世界上,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创造棘手的问题。在职场、家庭、人际关系中,成熟的人不会故意挑起冲突、制造矛盾来“测试”别人是否爱自己、信任自己。真正的智慧,是化解矛盾、促进理解,而不是激化对立。

第三次试探:权力和背叛的诱惑

既然负面的情绪都让耶稣无法动摇,那么接下来,把耶稣带到宇宙当中,让它看到地面上万国及其荣华。说如果“你愿意背叛你父亲,归顺于我,我就把这一切都给你。”

耶稣正色道:“走开,撒旦!要敬拜主你的上帝,单单侍奉祂。”

什么是我们心中的“万国荣华”?是金钱?地位?名誉?感情?还是安全感?这些都是人类最容易被诱惑的东西。事实上,很多占有权力、财富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拥有对世界的暂时统治权。他们的存在,或者更变态的乐趣,就是看底层的人是否愿意妥协人间的美德,换取所谓看得见的成功?这些“荣华”而妥协信仰、偏离正道?

三次试探过后,魔鬼走了,而天使前来侍奉耶稣。

思考

人们不再将道德视为内在的价值和底线,而将其当作一种可以交易的筹码。这种“道德的商品化”,是现代人精神堕落的起点。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逻辑:“只要我能从中获利,哪怕我变得虚伪、堕落、背叛自己,也值得。”最基础的人性共识——诚实、正直、廉耻、尊重他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对弱者的同情心……“最低的信仰”崩塌时,社会就失去了底线,一切都可以被出卖、被利用、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现实生活中就出现很多:

比如说几个月之前出现的《捞女游戏》就是反应背后的价值:把感情、婚姻、身体当作获取金钱、地位的手段。不再基于尊重、责任与爱,而是计算回报率。

再比如政治、职场、网络中,有人为了上位、升职、曝光度,不惜出卖朋友、编造谎言、自我贬低、卑躬屈膝,他们以为得到了权力,实则失去了人格。

很多人把“我值多少钱”当作衡量自己的标准。用外貌、学历、收入、粉丝数来定义自我价值。心灵却越来越空虚,找不到意义与归属。

耶稣在旷野三次受试探,本质上就是魔鬼试图引诱祂。用物质满足肉体需要(石头变食物)、用虚荣博取世人认同(跳下殿顶)、用权柄荣耀代替上帝主权(万国荣华)。而今天,一些顶层的人也在用类似的方式诱惑我们:用金钱、名利、社交媒体点赞量来取代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素质的敬拜;用“成功学”、“流量至上”来替代真理;用短期的快感、虚假的荣耀来掩盖内心的空虚。

所以,这样的人就会被掌握技术手段的人利用AI等技术淘汰掉。

而我们自己,在一个充满试探的世界里,要成为光与盐。不是靠口号,而是靠真实的生命状态去影响他人。万事万物都可能成为过往云烟,谁也不能一直在上面长存。因果有轮回,“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