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然而,马铃薯并不是我们中国的原产种。要想追溯它的来源,得把视角转移到秘鲁东南部一个叫做库斯科的地方。
库斯科海拔高达3400米,含氧量和拉萨一边高。如果背的行李很重的时候,极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秘鲁人,利用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驯化了土豆。在目前我们已知的4000多个土豆品种中,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此,在秘鲁首都利马,还有一个国际马铃薯中心,保存着4780个马铃薯品种。而我们中国只有2000多种。
就算是这样,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去一趟的,原因之一是能够一眼看到欧洲中世纪文明与古印加文明的交会。
库斯科大教堂是西班牙建筑在南美大陆典型的代表,始建于15世纪的它外观庄严肃穆,同其他教堂类似,内部装潢华丽。最值得一看的莫过于这里的《最后的晚餐》,然而油画中的面包变成了当地的烤豚鼠。对于这种食物,我们看看就好,真要去尝试可能难以下咽。不如吃当地的另一种东西“羊驼肉”,没错,就是中文互联网上的“神兽”。

石板路在库斯科大街小巷遍布,这里是印加文明的代表。岁月打磨后,这里的石板路变得光滑和富有质感。在哈顿卢米约克街有一面石头墙至今都是世界未解之谜。不用砂浆、缝隙小到纸张、刀片都难以插入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正因如此,当地人也对石头情有独钟,房屋所使用的材料也以石头为主。不知道住在这里会是如何?
夜晚的库斯科,迷人而神秘。灯火辉煌的广场周围还有这悠扬的琴声和微笑声。游人可以坐在大教堂台阶上,看着眼前的热闹,不时出现的小白狗陪伴在身旁,岁月尽管流逝,我们仍旧可以继续享受着那份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