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吧!职场多巴胺》阅读笔记(1):是什么让我们丢失了“职场多巴胺”?

当上班变成了通勤,当工作变成了不得已。望着各种媒体上职场达人和宣传的“你该爱上你的工作”,新职场人士还会相信,但是职场老油条们可觉得“无稽之谈”,能按时到岗、默默地做个“扫地僧”,已经是给公司拿的最好的回报了。

不用怀疑,因为根据盖洛普对全球劳动力的调查显示:全球仅有13%的员工能够高度投入工作,并且热爱工作,对工作环境很满意。而老牌的工业帝国英国,这一比例不到8%。

在我们国家,你是否感觉到当手机微信一响,就会感觉到一种突发状况找上门的前兆,这种工作不安,以及工作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时间的现象,让我们筋疲力尽?不知道你是不是,但是我是这样的。

为什么工作让你不安

我们现在的工作都是觉得紧张,别说是创意性的工作,就是一般的工作难度都会加大。随后,很多人都会求助之前貌似奏效的任何方法。选择重复而非创新。

压力,这就是当下职场的“正常状态”,日常工作方式的演变正在逐渐加重负面力量。具体而言是受到了两方面力量的牵制:一是要全天候在线;二是人工智能。

全天候在线

之前有一个新闻报道,一个雇主开除了勤勤恳恳上班的老员工,原因是其中三天请了假违反了公司的相关制度,虽然走了手续,但是根据新制度是有权开除的。记者在询问时,雇主的回答是:“我给他开工资开的是一个月的,如果他认为一个月只有20天左右,那就让他找给他开20天工资的单位”。

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职场人士工作日每天工作13.5小时,周末额外工作5小时。每周70小时以上已经是常态,随时随地待命也成为了雇主和员工之间潜在的共识。

这种工作时间增加造成的明显后果就是创造力受损,摸鱼的越来越多,效率越来越少。

AI到底能不能代替人类?

很明显,对于如果被压力喘不过气的人们来说,这种重复劳动的工作将会在AI时代被AI所破坏。以英国为例,低于30英镑/时的工作都会被替代。

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继续生存,就需要培育更多工作中的创造思想。然而,“全天候在线”的要求让高度紧张的我们很难有创意的头脑。负面情绪 -> 创造力下降 -> 重复性工作 -> AI替代 -> 时间延长 -> 压力巨大 -> 负面情绪增大 …

被替代,从未然必然会变成已然。

我们不只是答卷者

改变和提升环境的能力取决于我们自己。

在这本书中,提供了三个篇章。我也会根据这些篇章内容一一拆解:

在“充能篇”,作者着眼于如何给我们自己补充能量。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重新能量满满?有什么简单的妙招可以让工作感觉更加可控?我们如何才能从消极情绪转变至积极情绪?

在“同步篇”,作者借助大量突破性的科学研究提出如何与你的团队建立信任和良好关系的建议。他的前提假设是你可能并未完全当家作主,即你还没法直接要求与你共事的人做什么。但你也别指望你的老板会懂得如何让情况变得更好。高层管理者们才不会读这样的书呢:他们上的都是价值几千甚至上万英镑的课程。但作者见过数十例得到提升的团队,只因某个团队成员被某个愿景和几篇好文章激发了积极性。

“激情篇”则描绘了团队的理想图景:在工作文化中注入一种特殊的激情。作者在“充能篇”和“同步篇”提到的一些最令人兴奋的科技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极具智慧的思想家桑迪·彭特兰,他给我们示范并展示了所谓成功的团队,不仅活跃,还有激情。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帮助自己激发职场创造力、活力并取得成就,以及如何才能实现让团队拥有激情的那种状态。

看似很美好,接下来看看吧……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