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生曾经唱过一首歌《我的未来不是梦》,曾经作为励志歌曲鼓舞了很多年龄阶层的人。然而,当现实的境遇放到自己这里时,“累”成为了当下“内卷式社会”中人们既想说,由没办法说出的一个字。
并不是所有的累,都能够靠睡一觉解决的。在现代社会中,“累”往往是因为缺乏人真正理解,甚至没有人际关系、彻底孤独,而自己却找寻不到出路之时,最终发生了精神内耗所导致的结果。
有人说,那我去找心理医生吧。然而,心理医生的能力参差不齐,且过度将这个量表放到了诊断的位置,然后以有病没病来区分。有病,就吃药。没病,就回去自我调理。而心理咨询动辄成百上千,很多家庭无法承受。于是,借由游戏、短视频等方式进行逃避,就自然而然产生了恶性循环。
武志红老师在描述心理咨询者的时候,把来访者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心理咨询效果明显的。主要是拥有正常人际关系,包括了滋养型和损耗性的。
第二类:心理咨询效果一般的。主要是以损耗性人际关系为主。
第三类:心理咨询效果基本无效的。即缺乏基本人际关系甚至干脆就彻底孤独的人。这类人往往把心理咨询作为他生命中唯一的关系。
孤独的人,内心中基本是被黑暗所笼罩,最可怕的就是“甘于置身深渊之人”,其自身就自带深渊。为什么有的人“甘于置身深渊”?这是因为当构建关系时,只能构建彻底黑暗的关系,所以干脆不去构建罢了。
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一点:当光明投射到心房中,内在就有了被外在照亮的机会。
一个人构建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和这个人内心的黑暗与光明的占比,是基本匹配的。
——武志红老师
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必须找到原因。实际上,也不能怪当事人,在这个社会中,人太容易被伤害了:
1、因为“一切向钱看”的关系,人和人之间很难找到不被利用、诱骗,也很难发现一个不具有很大“私心和嫉妒”的人;
2、当一个人尝试把温暖投射他人时,对方却缺乏回应多次之后,内心会习惯性的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
3、当自己认为自己很好,有才、有钱、有能力……但是在回应他人时不能给出有质量的回应。
但是,上面这三条观点都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封闭。在锁住自己内在的魔鬼,同时也“切断”外在魔鬼对自己的攻击。即便是做一个好人,但是当好人爆发出黑暗,也容易摧毁自己和社会。
请相信,这个世界的人太多了。总会有让自己感到变得有价值的人和事投射到自己身上。关系的真正建立时,爱和善自然而然会出现。俗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此刻,我又想起之前去某个宗教场所里一位居士和我讲的话:“末法时代,就是有些披着人皮的人在扰乱社会,我们只要守好初心,一切好事自然由天而降”。
分享一个我的观点:当察觉到负面情绪发生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自我即将突破的节点,稳住、稳住、把这个负面情绪看淡、不争、平常心,则逍遥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