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星球阅读笔记(14):加密数字货币,爱你不容易

事先警告

截止到2025年3月4日,我国还并未承认比特币作为货币的属性。加密货币的交易不受法律保护,本文只作为读书期间的一个阅读记录。所提到的一些数据均不应当作为读者投资的参考。由于不听劝告所导致的亏损,与作者无关。

我想请问一下各位:你有多长时间没有碰触过纸币了?

还有一个问题?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用支付宝、微信支付、云闪付或者paylah!之类的APP了?

《纽约时报杂志》曾经写到:现金正在消亡。

为什么会出现虚拟货币?在书中,作者引用的一个例子解释了这个观点。

我们的一切都被记录下来。这个社会中,计算机可以推断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习惯、地理位置,并和银行等机构的日常消费记录中的数据联系起来。这种计算机威胁已经影响到了我们某些基本自由。

1995年,在美国已经广泛接受的电子现金交易已经扩展到了瑞士、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银行机构。然而,这种电子现金交易仍然不是科技人员和工程师们想要的结果。

因为,他们想要的是Cypherpunk。

我们,加密朋克决心打造一个匿名系统。我们誓用密码学、匿名邮件系统、电子签名以及数字货币来守护自己的隐私……
加密朋克会编写代码……我们的代码向全世界所有人免费开放。我们不在意你赞不赞同我们写的软件。我们清楚软件是无法被摧毁的,一个广泛分布的系统也是无法被关闭的……
加密朋克们将积极地投入,让这个网络对隐私来说更安全。让我们一起加速前进。

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很多人展开了探索。比如利用哈希值进行校验,但是这个哈希值只能实现一对一校验,且为一次性的。

一名华裔科学家Dai Wei创造的b-money。

当一台属于某人的电脑,比如爱丽丝的电脑吧,解开了一个谜题,电脑会把答案发给这个网络上的所有人。每个人都会验证这个答案,然后把新生成的b-money添加到账簿上爱丽斯的户头里。
如果爱丽丝想要付5个b-money给某人,比如鲍勃吧,爱丽丝会发一条信息给所有b-money用户的电脑:“我,爱丽丝,正在向鲍勃支付5块钱。”所有人的电脑首先会检查爱丽丝的户头上是不是至少有5块钱。如果她没有那么多钱,这条信息会被忽视。如果她有,则每台电脑都会从爱丽丝的户头上扣减5块钱,并在鲍勃的户头上加上5块钱。(为了保持匿名,大家的账户不是挂在真名下的,而是在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密码化名之下。)

但是,这个系统有个缺陷:不够实用,因为它要大肆使用一个同步的、不能被阻塞的匿名广播频道”。换句话说,所有人必须随时在线,即时交流,且不能被打断。否则就会有人错过某条全网发送的交易信息,然后账簿会对不上,那就不知道谁到底有多少钱了。

中本聪出现了

2008年8月,一篇论文出现了: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Bitcoin工作流程如下:

●每一笔新的交易都会向全网广播。
●网络上所有电脑都会记录这些交易,并且同时也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想法可以回溯至亚当·班克的哈希现金)
●第一个解出问题的电脑发出答案,同时发出的还有账簿上最新的交易信息,网络上所有的电脑都会收到此二者。这条记录被称为“区块”(block)。
●网络上的电脑检查确认对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一旦它们确认了,又会在新的区块里记录新的交易并且开始试着解决下一个问题。
●每一个记录了信息的区块都和前一个区块连在一起。这样一来,比特币所有的交易记录就都永久地连在了一起。

没错,这就是区块链的原理。

然而,当比特币开始流行的时候,安全部门出手了。2018年做例子,当时比特币的价格从每枚1.3万美元左右跌到了4000美元上下。在一个人们使用比特币的世界里,这意味着一年之内价格翻了三倍,这是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所见过的、比所有通货膨胀都糟糕得多的情况。

比特币已经成了一桩投机生意。比特币是因为成为人们认为可在未来以更高价格卖出的东西而被购买,尽管人们也承认他们有可能被迫低价割肉。总体来说,这不是货币的有用特性。

金钱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某些东西成为金钱的历史。银行票据、之后的银行存款,一开始都是债务的记录,然后悄咪咪地成为完全形态的金钱。影子银行在任何人想出这个名字之前生长了几十年,只有在危机时刻,当其中的东西突然变得不是钱的时候,大家才在四下看看后说,好吧,我觉得银行票据、存款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现在也是金钱了。
电子货币的历史则是完全相反的。某个人,比如戴维·肖姆、中本聪,有了一个特别聪明的技术突破。然后他们爬到山顶向世界宣布:“现在有一种新的金钱了!”然后它并没有真的变成金钱,或者至少现在还不是。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