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谈》再思考(1):空——再论长谈11

在唯物主义意识中,空=没有。也就是empty, none。

在佛教中,“空”代表“一切事物并没有本质”,一切事物都只是表象,正因为人们不知道万物都在流动变化之中,《了凡四训》中一句话: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是说条件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形态。这就超越了二元论思维,即“不二”。

人的内心需要锻炼,两个目标,如果从战术层面看,就是不要被情绪牵着走,如果从战略层面看,就是要超越狭隘的二元论。

二元论通常是“空谈”的特征之一。两个人因为一个不存在的事情开始辩论,争执,非要争个你高我低、你死我活等等。

当一个人告诉你生命是什么时候,你一定要去验证。包括推理、有方法的验证。

我的生命感受到了什么?我就从这个起点出发,思考从这个问题出发,不要直接看答案。接不接受“不是二元论”是每个人的选择,要紧的是知道这么一个不同的视角。

不要把自己的情绪看成天经地义,那是自己的命门。被情绪牵着走,就是任由自己被别人利用。如果用“能不能为我提供情绪价值“定义关系,更是对人的一种遍地。=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