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翻翻(13):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就是指他的面相与他的心态息息相关。其实,这里的相,不仅仅是面相。我们看到的一切都与自己当时的心境密不可分。

例如我现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内心莫名的烦躁。但是正是因为有了“正念”的加持,让我看到了“烦躁”二字的出现。然后,它随风跑了。打字的速度也逐渐慢了下来。让思绪自由的流动,多好。

正如我们对城市中各条路的态度也是如此。一条路意味着什么?不就是导航系统中那横平竖直,外加各种颜色表示拥堵情况的线条嘛。

然而,你以什么身份走入一条街道,这条街道就会以什么形态来回应你。昨天在编写《王勇先生人生智慧课》的时候,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什么有的人愿意回忆童年?正是因为童年满是怀旧的事物和伤痛,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要逃避过去。

显然,我们自己承受的苦难远比父辈想象得多。前段时间在这里的一篇文字也是如此。小时候选择很少,但路很多。我们这一代人选择很多,但路很少。正是如此。

有一些人却发现了,路,它不仅仅是官方冷静的叙述。而是藏在犄角旮旯里面的青春的无畏和后来的忧伤。正如我一直在告诉自己的,一定要去标签化。时间是一个标签、日期也是一个标签。这个标签的存在无论是让你兴奋还是让你痛苦,其实一旦有这种感觉,就应该果断忽略之。

按照这个逻辑,凡是让你成瘾,离不开的东西,都应该潇洒走一回,远远地离开它。

我在丧偶的第一年,曾经喜欢蹲在楼房前面看蚂蚁,这些朝生暮死的生命,和快步行走的路人一样,不知道彼此的命运如此相似而卑微。小说家看到这个场景,会否为我以及路过的人们编织悲欢离合的故事?

或许,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就做一个晃荡的无知者,抛弃所有的标签,任性的迷路才好。在这条路上,只需要无知,就能找到各种打开它的精美钥匙。

在城市里找不到路,也许乏味而平常,那不过需要一点无知而已。但要在城市里迷路,就像在森林里迷路一样,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修炼。

千万不说自己知道,人都是要新鲜感的。别说自己什么都懂,那样很累。昨天的自己知道,又不是今天的自己知道。从知道自己不知道到不知道自己知道,这是一个人生需要修炼的功课。多好啊。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