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最好的一年》阅读笔记(6):如何设计未来

你相信规划吗?不管规划到底能不能实现,起码要踏出这一步。

日常生活实际上就相当于一道数学题。只不过这道题,变量太多,一旦组合起来,计算量会呈现大爆炸。如果没有一定的方法,就算有所成就也不会非凡。

未来与三个方面有关:目标、风险以及习惯。但是要想要制定目标,首要工作要看看自己身上有什么可以改进的行为。

可以改进的行为

  • 过度频繁查看手机,或过度沉迷社交媒体
  • 在重要事项上拖延
  • 睡觉时间不规律
  • 过度抱怨生活中的困难
  • 通过暴食来应对压力或其他情绪
  • 非用餐时间进食
  • 过度饮酒
  • 沉迷电视节目
  • 过多同意他人的请求
  • 和朋友说别人的八卦

打破习惯最可靠的方式有几个,比如移除外源性刺激、改变反应。然而,改变反应肯定不行。这里就需要移除外源性刺激。

更聪明的目标

然而,这些理论在我看来都是可笑的。因为这些内容都建立在:对自己认识特别清晰的情况。

所以,只有一个部分让我感到有用:

第一,承认走出舒适区的价值。
只有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才能吸引我们。首先要承认,走出舒适区对你而言是一件好事。这就是以自我开放性观念替代自我设限性观念。如果你觉得有需要,也可以大声说出来:“离开舒适区是为了我自己!”记住,只有离开舒适区,你才能成长,才能找到出路,才能获得成就感。安全路线其实并不是那么安全。
第二,直面痛苦。
很多人都会在经历痛苦时放弃。问题是,这种做法可能会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拥抱不舒适,走向不舒适。“在我用尽全力的时候、感觉到痛苦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活着。”卡纳泽斯说,“似乎抗争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直面痛苦是取得成就的重要一步。
不管要实现什么人生目标,不适区都是你的必经之路。
第三,克服恐惧。
如果你感到焦虑、恐惧或不安,这都是正常的,但是你不能被这些负面情绪控制。没错,恐惧可能预示着危险,但恐惧也同样可能预示着你即将取得突破。一次,一位瑞士定点跳伞运动员告诉我,每次跳伞的时候,恐惧感都几乎将他吞噬。从他的脚离开地面,到降落伞张开之前,他都被无尽的恐惧笼罩着。他说,“可能今天就是我的降落伞打不开的那一天”,但快感总是比恐惧感更加强烈。每当负面情绪喷涌而出时,他就努力让自己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专注于接下来的跳伞动作。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往往在于能否在恐惧中继续前行。
第四,避免过度分析。
我总是想看见整条路线。我想要一张地图指引我到达终点,但是我不能。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当你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就大胆地去走,要相信路上总会有灯光。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