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阅读笔记(3):上层贫民

今天,我们来聊聊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下阶层。这个群体深受金融政策、商业广告的诱惑、时代的要求、普遍存在的错觉、低级大众文化以及速食品和劣质消费品的影响。他们根据工作的不同及所面临的焦虑类型被划分为三种:上层贫民、中层贫民和下层贫民。

贫民阶层的划分

  • 上层贫民:主要包括熟练工人和手艺人,例如印刷工人。作为最接近或曾经是中产阶级的一群人,他们的主要焦虑在于害怕丧失或降低自己的等级地位。
  • 中层贫民:由电话接线员、公共汽车司机等职业构成。
  • 下层贫民:这些是没有技能的体力劳动者,如码头工人。

上层贫民的特点

上层贫民的焦虑:害怕身份“跌落”

在贫民阶层中,上层贫民是最接近中产阶级的一群人。他们通常是熟练工人或手艺人,如木匠、电工、印刷工等。他们对自身的职业技能充满自豪,同时也对社会地位的变化格外敏感。

上层贫民最深层的焦虑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害怕失去或降低自己的等级地位。他们希望社会能清晰地认识到他们与普通体力劳动者的区别。例如,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会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并渴望被看作“专业人士”,而不是一个“干力气活的人”。

这种身份焦虑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自我认知中,也反映在他们的语言和行为方式上。他们倾向于使用“专业”一词来标榜自己的职业身份,甚至在一些看似普通的岗位上也坚持强调“专业性”。

“专业”标签:一种身份的渴望

在上层贫民群体中,“专业”不仅仅是一个职业属性,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他们希望通过这个词来与中产阶级接轨,甚至超越某些传统意义上的“白领”职业。

比如,一位邮递员可能会骄傲地说:“我是一名专业的邮递员,这是全国最受尊敬的工作之一。”一位清洁工人也会强调自己是“城市维护的专业人员”。他们希望社会能够尊重他们的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社会认同。

在护理行业工作的女性,常常会强调自己是“专业的护理人员”。而她们的女儿如果成为空中小姐,这种“专业”情结会更加强烈——因为空中小姐在上层贫民中被视为一种理想职业,既体面又具有服务性,符合他们对“专业”和“体面”的双重期待。

JG,常常处于一种身份认同的尴尬中。虽然他们希望被视为“专业人士”,但在社会大众眼中,他们却常常被归入中产阶级或更低的等级。尤其是在越南战争之后,JR的社会形象一度受损,这让他们更加急于强调自己的“专业性”。

一位JS曾说:“有人喜欢把医生、律师叫做‘专业人士’。所有的JR都是‘专业’的嘛。”她进一步解释:“还有谁会比用自己的一生来保卫祖国的人更专业呢?”

这种说法虽然充满情感,却也暴露出一个逻辑偏差:越是强调“专业”,越显得焦虑和不安。它反映出JR及其家庭对社会地位的不确定感,以及试图通过语言来弥补现实中的身份落差。

可靠的阶层标志:消费与社交习惯

识别上层贫民并不难,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有很多“标志性”特征:

  • 热衷分期付款:他们喜欢在圣诞节期间购买大型电器,如高档彩色电视机、立体声音响和功能复杂的冰箱。
  • 中产阶级 vs 上层贫民的消费差异:中产阶级倾向于投资“品味良好”的家具,摆放在客厅和餐厅中展示“格调”;而上层贫民则更注重实用性与炫耀性。
  • 开车时的座位安排:上层贫民家庭中,男性通常坐在前座,女性在后座;而中产阶级则是夫妻并排坐在前排,后排是另一对夫妇。在上层阶级中,甚至会出现“交叉坐法”——两家丈夫与对方的妻子同坐一排。
  • 守时与迟到:上层贫民社交活动中通常准时到场,而迟到二十分钟则是更高社会地位的象征。
  • 钱夹里的秘密:一位上层贫民的钱夹总是鼓鼓囊囊,里面不仅有钱,还有家人的照片、体育比赛的门票票根、重要信件等纪念物。甚至还会用一根宽橡皮筋绑住,以防“身份证明”散落。

聪明、独立与“贵族式”的自我认同

上层贫民虽然经济上并不富裕,但他们往往聪明、精明、有主见。他们的工作通常不需要被严格监督,因此他们非常重视个人独立,并以此为荣。他们常常看不起那些不能像自己一样自立的人,认为他们缺乏责任感和能力。

社会学家E.E.拉马思特斯在《蓝领贵族》中指出,上层贫民对中产阶级的蔑视,与贵族阶级对中产阶级的轻蔑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已经处于自己所处社会环境的顶端,因此无需再向上攀爬

一位上层贫民曾这样表达自己的态度:“如果我儿子打算一辈子都系着那根见鬼的领带,对老板打躬作瘁,他有权利那么做。可是上帝啊,如果他愿意的话,他至少也应该有权用自己的两只手老老实实地干活谋生啊。”

这种态度,透露出一种坚定的自我认同,也体现出他们对“体面生活”的另一种定义。

上层贫民不仅在精神上表现出贵族气质,在生活方式上也处处体现出这种“蓝领贵族”的风格:

  • 热爱赌博与狩猎:他们对猎鹿的喜好、对赌博的忠诚,与苏格兰贵族的乡村生活如出一辙。他们的家中常常装饰着鹿角,仿佛是在宣告自己的“领地”。
  • 将运动当作职业:正如奥特加·加塞特所言,上层贫民倾向于把游戏和运动当作自己毕生的职业来从事。他们对竞技和挑战有着近乎本能的热爱。
  • 对女性的态度现实而理性:他们对女人抱有一种不甚浪漫的态度,这与传统贵族的“骑士精神”形成鲜明对比,却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实际态度。

这些特征,使他们在精神气质上与传统贵族遥相呼应,尽管他们的经济地位远不能与真正的贵族相比。

由于不刻意追求“正确的地位标志”,上层贫民的生活显得轻松、随意。他们不需要为穿衣打扮、社交礼仪而焦虑,也很少感到羞耻感。羞耻感是中产阶级的专利,是资产阶级对“体面”与“得体”的执念。

他们可以随意说话、自由打扮,不会因为“穿错衣服”或“说错话”而自我怀疑。这种生活态度,让他们在社会中显得格外真实、不造作。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