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年来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许是上了年纪,对于流行歌曲的收听有了一个正在实践的项目,就是过滤bpm=122,频率为A major,即440Hz的音乐。知道的都知道。
相反,我现在开始看京剧、秦腔了。为什么,因为中国传统的戏剧没有那么多情情爱爱的东西。现在时间还有一些,路上听听京剧、相声等中国传统曲艺文化,反而能够得到很多东西。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清朝打仗的时候,纯靠三国演义这本书学到的。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也说是听过戏文的人。从这个过程中,咱可以看到,学知识不就是靠这些嘛。
话说,天下大乱最要命的就是首都的人,皇上可以出逃,首都的人都沦为流民了。
唐玄宗年间,安禄山谋反,天下刀兵滚滚,六军护送皇上离开长安前往四川。路上军方向皇上讨说法:安禄山起兵谋反都是因为皇上宠幸杨贵妃,应该赐死杨贵妃和他哥哥杨国忠,于是在马嵬坡二人都死了。话说这长安城里有这么一户王姓人家,老爷子早年去世,留下兄弟二人和老母亲。哥哥叫王臣,弟弟叫王宰。这个弟弟和皇上都奔往四川了,家里只剩下王臣两口子和老太太。一家人商量躲到江南去吧。
可是老太太舍不得长安的这些房、地,于是委托给周围不搬家的邻居看管。然后一家人带着金银细软离开了长安。这家人还算有钱,在杭州安顿下来,买了一个大宅子,在杭州住的也挺不错的。老太太念旧,总让人打听长安的情况,有两个贴身管家:王福、王留有一天得到消息,告诉了王臣:安禄山被杀了。王臣转告给老太太。老太太在高兴之余,吩咐王臣回长安看看。王臣带着王福回去,王留在老太太身边伺候。
王臣在回长安的路上,停留在了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后来心切,又趁天黑赶路,这路上碰到了两个狐狸。这两只狐狸不简单,像人一样端坐,一只在看一本书,另一只凑在旁边一起看。两只狐狸还偶尔停下来用兽语辩论几句。
王臣认为这两只狐狸是妖孽,就从背后把弹弓摘了下来射向狐狸,一只狐狸被射中了眼睛,另一只被打到了腿上,两只狐狸跑了。王臣下马,拿起书一看,书上的字不是人能看懂的。叹了口气:没打死这两只狐狸。带着书就往前走了。
再往前走了一个多时辰,进了一家小店住下。这家小店所在地有个规定,单身、面生的人不能入住。衙门也来这里查。王臣刚收拾好,在这里开始吃饭的时候,有一个人捂着眼睛进来要求住店,店老板不同意。王臣打了个圆场,就说如果官员查,就说是郭令公麾下的兵丁。郭令公,就是忠臣郭子仪,君王宠爱倚重,同僚惺惺相惜,仇人都崇拜他。
两个人一吃饭,就聊起来这个事儿。这个人说自己被狐狸打了,王臣说我见了那个狐狸,打了他的眼睛,拿了他的书。这个人一问:狐狸还能看书?王臣刚要摸出来这本书,一个胖小子出来,看到之后一指这个人:他是个狐狸。旅店掌柜正忙和,听到之后抄起菜刀就出来了。众人再一看,这个狐狸撞开门就往外跑。王臣就往外追,但是外面黢黑,没追到。
王臣吃完饭,因为太累,回到客房躺下就着。半夜十二点,听到了狐狸无奈又苦闷的说:把书给我!王臣开始聊天,狐狸先道歉:怨我们俩,我们不该逞能似的坐那儿看书。您身上神弓宝弹的,打伤了我们俩一只眼睛、一条腿,就得了呗。我们错了,您赶紧把书还我们,要是还了必有重谢,不然我们就跟您闹着玩。
王臣不依不饶,就是不给。然后狐狸就跑了。这一觉又睡到了天亮,最后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百废待兴,但是王臣家没有被抢,走的时候和回来时候一样。周围邻居都说自己家祖上积德。刚收拾差不多,王留带来噩耗,老太太因思念儿子过度,转天就死了。老太太留了一个遗言:杭州也不错,儿子赶紧把长安的家业全卖了。要是还有房就卖,要没有的话就赶紧回来,杭州的家里赶快给我下葬。以后就在杭州待着,再也别出来了。老太太自己就准备埋在那儿了。
王臣二话不说,只卖了六分之一的价钱。把家产卖光之后,王臣把王留叫来:“咱们回去吧,明天再待一天。我准备后天走,把剩下的零碎东西收拾齐了。”一切都收拾妥当之后,王臣一跺脚,离开了长安。临走的时候,他流着眼泪,回头望一望城楼,心中万念俱灰,下定决心:“我再也不回来了,余生就待在杭州给老太太守灵,我死在那儿就完了。”他一想起老太太的死讯来就哭,一边哭,一边调转马头,领着王福往杭州去了。
另一头,杭州这边,老太太这边刚用晚饭,王福捂着一只眼回来了,告诉老太太:老家没有损失,王臣还结交了一个救驾的哥们,这哥们举荐王臣当官。让老太太把杭州的房子卖了。老太太一股脑儿地把房产地业全卖了,留了点儿细软。
两方都在往对方的地方赶,就在扬州遇上了。双方一对比,发现情况不对。两边把信掏出来,发现都是白纸。惊觉上当,但是也顾不的说狐狸的事,于是打道回了杭州。王臣听说就在他们原来住的地方,对门有一户房子要出租。于是到那儿跟人谈好房租,搬了进去,这才把一家老小重新安顿好了。
有一天正吃饭呢,王宰回来了。一副武官的模样,迈过门槛一进屋,撩衣裳就跪在母亲膝前。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王臣呢,就把前前后后卖了财产,被狐狸戏耍的事情告诉了王宰。
王宰说:哥哥,你怎么那么糊涂呢?你说它俩看书,它碍着你什么事儿了,是不是?话又说回来了,它都变成人样儿找你了,你给它就完了呗。后半夜敲窗户,客客气气的,你至于跟人家那样说话吗,是不是?又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难道说你留着它有什么用吗?
王臣就把书逃了出来,然而王宰就是狐狸变的,拿到书之后,化出一阵狂风就没了。王臣哭丧着脸,奔了出去:“哎呀!我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一本书了。小胡,你给我回来!”
真王宰这时候回来了。皇上的确封了王宰武官,但是王宰收到一封信说哥哥去世了,于是辞了官回到杭州。但是拿出来信发现也是张白纸。
这家人都被狐狸耍了。
感想
你没事儿干,打人家狐狸干啥,还把别人的书抢走不给了。你能看懂是怎么滴?狐狸低声下气的去求拿回来,你还趾高气昂的。
我的天,这个故事怎么这么像我经历的。虽然我没有像狐狸那样,但是我相信老天有眼。
王臣是故事的核心人物,他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全家被狐狸戏弄。
- 他见狐狸读书,不理解却视为“妖孽”,用弹弓射伤它们,这是出于无知与偏见。
- 他抢走看不懂的“天书”不肯归还,明知无用却执拗不放,体现了人性中的占有欲和固执。
- 面对狐狸低声下气请求归还,他仍不为所动,甚至言语羞辱,说明他缺乏宽容与同理心。
👉 寓意:人若固执己见、不懂变通、贪恋无用之物,终将被反噬。真正的“祸”不是来自狐狸,而是来自自己的执念与傲慢。
“书”的象征意义:知识、权力与执念的虚妄
那本“人看不懂的书”是全篇关键道具。
- 它是狐狸修炼的宝物,象征超凡的知识或天机。
- 王臣抢走它,以为掌握了某种“秘密”,实则毫无用处。
- 他死死攥着这本书,如同世人执着于名利、权位、虚荣,却不知其本质空幻。
👉 寓意:有些东西看似珍贵,实则无用;有些人穷尽一生追逐的“宝物”,可能只是执念的投射。放下,才是解脱。
狐狸的形象:反传统的“智者”与“受害者”
传统志怪中,狐狸多为魅惑害人之妖。但此篇中的狐狸:
- 会读书、讲理、道歉、谈判
- 被伤害后并未报复,而是请求归还
- 直到被逼无奈才设局反击
👉 寓意反转:真正的“妖”未必是狐狸,而是那些自以为是、滥施暴力的人类。 狐狸反而更像有礼有节的修行者,映照出人类的粗鄙与残忍。
团圆结局背后的苍凉:得而复失,终归虚无
- 故事结尾,真王宰归来,一家人团聚,看似圆满。
- 但家产已空,母亲已逝,信物被骗,书也丢了。
- 所有努力化为乌有,只剩一个破败的出租屋。
👉 寓意:人生如梦,繁华落尽,终归虚无。所谓的“团圆”,不过是劫后余生的勉强喘息。
总结
在乱世与无常中,人的执念、贪婪、固执与轻信,远比妖魔鬼怪更可怕。真正的“祸根”不在外物,而在内心。放下执念,方得安宁;懂得敬畏,才能避祸。
你以为你打败了妖怪,其实你才是那个被自己欲望困住的“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