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反复在听高进的《有太多人》。不禁感叹,35岁,人已经进入了中年。
前段时间在帮助制作思修课的PPT时,很无奈的看到了其中的文字。经历了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家国情怀、大是大非于我而言已不再抽象,但也已不再直击灵魂。我和它之间已经保持着“优雅”的距离。虽然我仍然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的话嗤之以鼻,但是历经沧桑的生活教会了我们“生活,不给我们择善而从的勇气和机会”,出于本能,我们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我开始学着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即便周遭喧嚣着、变化着。
西安的初夏无比美好,我穿着蓝色T恤,快步行走于城墙内外,这样做仅仅是让我在减重之余找回轻松快乐的方法。等到累了,停下脚步,随机走进一家便利店,拿上1元的纯净水,用一饮而尽的方式滋润着如沙漠一般的嘴唇。这,是我的选择。
生活中是真的可怕,社会中总有那么两拨人在身边围绕。一拨是在世俗压力下为了他们利益而让我们过上他们眼中的幸福,另一波是处于不知什么目的而利用欢呼和鼓励的手段,让我们做出貌似勇敢的决定。
生活中,最好时刻准备着和民意背道而驰。
——陈鲁豫
每个人感性或理性、明智或愚蠢的选择,来源都是自己内心中最深的恐惧。为什么查尔斯王子选择了卡米拉而放弃了戴安娜王妃?不就是因为王位确定而生活未知吗。当然,这是查尔斯力所能及的选择,无所谓对错好坏,唏嘘感慨都是外人的事。
和不爱的人结婚,和不爱的专业结缘,做了没意思的工作,过着无聊的生活……看似被动,实则是因为我们自己半推半就,懒了、累了、绝望了,想安稳了,退而求其次了。
能力有限而带来日子的乏善可陈,不甘心、不开心,可别不负责任地大喊:等什么呢,赶紧换一种活法呀。
一段故事的开始是草率鲁莽的,那么至少当它收尾的时候,我可以深思熟虑。所以,在进步的路上依然故我,这不只是勇敢,而是我们应当学会的方式。
不为了别人眼中的幸福而委屈自己,只为了自己认为的幸福而委屈自己。反正,我知道我要什么,我愿意为此倾尽全力,我也可以承担一切后果。
对于生活,我知道、我愿意、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