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本书(4):道德经

讲者:夏鹏

每天⼀睁眼,脑⼦⾥就开始转个不停。要做什么事,要⻅什么⼈,要处理什么问题,各种焦虑、担忧、计划,没完没了。到了晚上躺在床上,脑⼦还在转:今天这个事办得怎么样?明天那个会议怎么准备?领导对我的态度是不是有问题?现代⼈最⼤的问题是什么?脑⼦⾥装的事太多了。

你看,想要安身立命?活命都难,怎么能安身立命呢?

什么是安身立命?就是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有了自己的根基,保持内心的稳定,身与命就能立得住。“任尔东西南北风”。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道德经是从宇宙规律推导到人性规律。当认清了这种稳定的内心,再去解决人生当中的各种事情。实际上,学会了道德经,就等降维打击。为什么?因为“道经”是方法论,“德经”是案例集。所以,要看懂哪些是原理,哪些是应用。然而,道德经是给“士”所读的,换句话说,在《道德经》⾥⾯,圣⼈就是能够顺应道的⼈。

什么是“道德”

道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被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

这句话怎么理解?知识分为的两种:一种叫做显性知识,一种叫做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能传递,而隐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来解决,这种隐性知识就是最值钱的。

《道德经》有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听到有⼈讲道,讲宇宙运⾏规律,他⼲什么?直接去实践。“上⼠闻道,勤⽽⾏之”,“⾏”是实践,“勤”是不断实践,他根本不去纠结,这是⼀种直觉反应。

中⼠呢?“若存若亡”。这⾥的“亡”不是死亡的意思,⽽是“⽆”,就是消失、遗忘的意思。中⼠听到道理后,⼀会⼉记在⼼上,⼀会⼉⼜忘了,⼀会⼉去实践,⼀会⼉⼜不⼲了。很多⼈读书就是这样。读的时候挺带劲,听完了也不会⽤,过两天就忘了。为什么?因为咱现在还是中⼠闻道。

下⼠呢?“⼤笑之”。听到道之后哈哈⼤笑:你这是什么玩意⼉?凭你?你还传道?我现在要搞钱,你给我讲这些虚的⼲什么?他会通过否定别⼈,来证明⾃⼰的价值。

“士”的区别:上士是做事的人,中士是纠结的人,下士是否定的人。

德是什么?

德就是道的体现,得按照道去做事。这个过程和结果就是德。

道德经的特点与精髓

特点:冗余设计

同一个道理,老子会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说。这句话说,你一句读不懂没关系,两个字理解错了也没关系,因为其他地方还会讲到,可以相互印证。

读道德经一定要整体的读,不能只看碎片

精髓:知反、用弱、静笃、观复

知反:学会反着想。不要随波逐流,要独立思考;

用弱:从不被关注的地方发力;

静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观复:看到事物的循环规律,具备预测能力。

怎么用道德经

首先,针对道德经本身,每天先去读一章,读完之后写感想。

其次,遇到事情的时候,随意翻一章读一读,妙不可言。

在理解的时候,再反着想,顺着做。这些智慧不是⾼⾼在上的哲学概念,⽽是可以指导我们⽇常⽣活的实⽤⼯具。关键是,你要去⽤它,去实践它。

1、世俗⻅解怎么想,你往它的反⽅向想。然后顺着天道去做。

2、真正厉害的⼈不会随⼤流,⽽是站在边界上观察,看清楚⼤多数⼈看不到的东⻄。

就是在不断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培养逆向思考的能⼒,对很多现象要“反着想”。

道德经的案例

案例一:大道废,有仁义

⽐如说,有⼀句话很有名,叫“⼤道废,有仁义”。⼤道崩了的时候,仁义就出来了。

什么意思呢?我们⼀般都会觉得仁义是好东⻄,但当⼀个公司、⼀个⼈不厌其烦地跟你强调仁义,强调价值观的时候,你反⽽得警惕。因为如果⼤道⾏的时候,⼤家该⼲嘛⼲嘛,仁义根本就不需要强调。开始强调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已经出问题了。

案例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动

这个“弱”不是我们说的强弱的弱,⽽是指不被⼤家关注的地⽅,不明显的地⽅。

⽐如说,咱现在利⽤⼯作之余的时间学习,来听我或者其他⽼师讲书,这件事情⼤家知不知道?他们不知道。这就叫“⽤弱”。⼤家看不⻅的地⽅,道产⽣作⽤,它表现的状态是不明显的。明显的不是道。

再⽐如,你去稳定⾃⼰的情绪,去修炼⾃⼰的内⼼。你⾃⼰的思想活动,别⼈能看⻅吗?看不⻅。你⾃⼰天天向内求,这个地⽅叫做“弱”,⽽不是“强”。反过来,天天在办公室跟⼈争来争去,什么都挂在脸上,那叫“强”。所以“强”和“弱”不仅仅是⼒量上的区别,它指的是别⼈能不能看懂,⼤家能不能看到。

案例三:天之道,损有余⽽补不⾜。⼈之道则不然,损不⾜以奉有余

天之道是什么样的?多了的部分会被收回去,不够的部分会得到补充。但⼈道恰恰相反:让没有的更没有,让有的更有。也就是说,在⼈之道这边,我们会看到有“损不⾜以奉有余”的现象,但从天之道这⾥,我们可以明⽩,更根本的规律是“损有余⽽补不⾜”,我们要认识到这个规律,并利⽤好这个规律。

如果你想挣钱,那按照“损有余⽽补不⾜”的规律,我会给你三句话:

1、去有钱的地⽅赚钱

2、跟有钱⼈赚钱

3、赚有钱⼈的钱。

为什么?因为你赚有钱⼈的钱,本质上就是在做“损有余⽽补不⾜”。

因为有钱的⼈相对来讲对价格不会那么敏感。咱就拿⾃⼰举例,你想想,咱在相对拮据的时候,是不是花钱就会倾向于精打细算?那反过来,可能这阵⼦挣得⽐较多,⼿头⽐较宽裕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更愿意去消费?所以,对于有钱⼈,你给他们提供真正的价值,他们愿意付费。

普通人如何锻炼

遇到问题不要急着解决,先让⾃⼰静下来。静下来之后,答案往往就出现了。

这不是⽞学,这是科学。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处于平静状态时,⼤脑的创造⼒和洞察⼒会⼤⼤提升。所以“致虚极,守静笃”不是古代的修仙术,⽽是现代⼈最需要的⼼理技能。

那具体怎么练呢?我给你⼏个简单的⽅法:

第⼀,每天早上起来,不要⽴刻看⼿机。先静坐五分钟,什么都不想,就是坐着。

第⼆,⼯作中遇到烦⼼事,不要⽴刻反应。先深呼吸三次,让⾃⼰冷静下来,再处理。

第三,每天晚上睡前,回顾⼀下今天发⽣的事,但不要评判,只是观察。就像看电影⼀样,看看今天的⾃⼰是怎么表现的。

第四,找⼀个⾃⼰喜欢的安静活动,可能是书法、绘画、听⾳乐,每天坚持半⼩时。关键是在这半⼩时⾥,完全专注,不想其他事。这些⽅法看起来简单,但坚持下来,你会发现⾃⼰的变化。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