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境界高的人与境界低的人在交流的时候会感到明显的差异。比如说,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聚餐,交流就是一种“语言的交锋”,聚在一起无非是说大词、说观点、讨论社会上哪个官员被抓,哪个明星绯闻之类的。而在经济发达地区,会有一个交流模式,叫做:
先把事干成再抒情
交流过程中,也是从事里面聊。
学着重新做人
“双系统”变局下我该怎么办?
在外部大系统和内心小系统结构性变动。大系统的几个标签:百年变局、经济调整、AI崛起、东升西降、社会撕裂……小系统的变化也有:男人每8年发生一次变化,女人每7年发生一次变化,能级会有一个下跌。
在过去10年经济上行期还是可以靠小聪明生活,现在则不行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稀薄,社会的摩擦也在加剧。单靠自己所谓的业务能力越来越难。AI的出现又把所有人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所以,这里需要在一种承认并允许自己确实有局限的前提下,研究适合自己的生存策略。
1、把自己当成一台智能硬件来负责。在智慧上,给自己一个预训练机制,把各种各样的好的信息投喂给自己,然后让它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大脑内生成奇怪的长程链接。最后形成一个关于理解自己和外界的超级图景。这个图景隐约会有一丝丝的框架存在的,这个框架会让自己对过去、现在的理解更深,甚至能预测未来几步的情况。在身体上,就如同我们养车一样,加95号汽油,用最稳定的充电桩,让它不至于那么快老化。对待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要清淡饮食,实际上就是要提高我们摄入能源的纯度。表面的神经实际上是边缘算力。中午和晚上的睡觉就是杀掉没有用的小程序。
2、找到自己的主场并且为这个主场负责。我们自己既然无法突破身体的上限、所处的社会以及时代的这个系统。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发生在外界的各种事情,无论好与坏,都会让我自己在内心寻找一个原因,这就是“心理化”的开始,内耗。就是说在我们自己没有升级的情况下,自己能扛的责任就那么多,所以不必要给自己太多的加载。但是自己必须要承认自己有局限性的。能级的维度上把自己和世界的边界划分清楚。
稳定内核的方法
在理解什么是稳定的内核之前,自己需要有一个概念。将物质和精神拆解为四个反复的要素:身体/组织机能、利益(维持机能运转)、情感、信念。这四个部分是需要自己排序的,甚至有的人说利益就是我的信念也可以。找到一个利益相符、能级匹配的系统。
稳定内核四要素
第一:保证机能的可持续、可修复、可升级。
第二:保证情感关系是在增量化的流动。增量不只是信息的增量,也包括态度的增量。
第三:在利益共同体上,需要搞清楚我们需要在什么地方增值、提升;
第四:在信念共同体上,需要搞清楚自己需要在什么地方消耗、花费。换句话说,是我愿意投入自己的资源,来去论证某一个事情的合理性、可行性。
根据这套内核,不仅可以检验自己,同时也可以看外界其他的人会不会真正把一个东西看成自己的内核。以及这个内核到底可不可以优化。
稳定内核的维护
其实,蔡钰老师提供的这四个要素只是她的理解。我予以尊重。也可以让自己有自己对稳定内核的认知。在我看来,就是有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也可以用有没有一套自我的PUA、自我清醒的意识。然后做一个运营和维护。不断打磨,并且用事情来训练这个内核。
实际上,这套内核就是操作系统。而升级过程中,避免无效能量——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