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人:大吴村与吴清亮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村庄是文明的根脉,是文化传承的最小单元。每一个村庄,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孕育着一种精神。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村庄在时代洪流中脱颖而出,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安徽凤阳的小岗村,以“包产到户”的改革壮举,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河南南街村,以集体经济的奇迹,成为集体主义精神的象征。然而,在众多熠熠生辉的村落中,有一个名字,或许尚未被大众熟知,却注定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它就是位于广东潮州的大吴村。

而与大吴村紧密相连的,是一位传奇人物——吴清亮。他或许不像小岗村的农民那样掀起制度变革的浪潮,也不像南街村的带头人那样构建集体经济的样板,但他以另一种方式,诠释了“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的真正含义。他的一生,是潮汕人拼搏精神的缩影,是海外华人不忘故土的典范,更是“一村一人”这一朴素理念的生动写照。

潮汕侨乡的灵魂地标

大吴村,地处潮州市潮安区,是一个典型的潮汕侨乡。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却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与独特的文化积淀。走进大吴村,你会被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所包围。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在诉说着一段关于“出海”与“归乡”的故事。

大吴村的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最著名的,莫过于“大吴泥塑”——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数百年历史。泥塑艺人以泥土为笔,以心灵为墨,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历史英雄到民间传说,从戏曲角色到日常生活,无不展现着潮汕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大吴泥塑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潮汕人“重文崇艺”精神的体现。

除了泥塑,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村中古榕参天,枝繁叶茂,树下常有老人围坐,谈天说地,讲述着祖辈出海谋生的艰辛与辉煌。榕树,是潮汕人心中的“守护神”,象征着坚韧与团结。在这里,榕树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精神象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凝聚着乡情与记忆。

大吴村的基础设施也令人惊叹。尽管地处乡村,但村中建有“大吴会客厅”“火耀广场”等现代化公共空间,既保留了传统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元素。这些设施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也成为华侨回乡探亲、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对于许多海外潮汕人而言,大吴村不仅是地理上的故乡,更是心灵的归宿。正如一位归侨所言:“这是家。哪怕你什么都不干,就在阳光下发呆,都能在这里找到一种契合灵魂的幸福感。”

造福乡梓的吴清亮

如果说大吴村是潮汕侨乡的缩影,那么吴清亮则是这一缩影中最耀眼的星辰。提起吴清亮,或许许多中国人并不熟悉,但提到“立邦”(Nippon Paint),几乎无人不知。立邦,意为“建立邦交”,象征着和平与合作,而这一品牌背后的缔造者,正是这位低调而伟大的潮汕华侨。

1927年,吴清亮出生于新加坡,家境贫寒,一家五口挤在贫民窟的一间小屋里。他的童年,是在困苦中度过的。然而,命运并未剥夺他对知识的渴望。他的小学是在潮汕商人捐建的端蒙学校完成的。在那里,他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接受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熏陶。潮汕人“重教崇德”的传统,在他心中埋下了正直、勤奋的种子。

13岁那年,父亲吴松昌去世,吴清亮不得不早早扛起家庭的重担。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小小年纪便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小学毕业后,他进入中正中学,但仅读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学业被迫中断。为了生存,他跟随姐夫卖渔网,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15岁,他开始独立创业,做起鱼网制造与买卖,随后又转行经营汽水厂。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汽水生意以失败告终。看着母亲从新房子搬回破旧的老屋,吴清亮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一笑泯恩仇,重新再来。

20岁,他在一家油漆店打工。那时的打工生活极为艰苦,甚至连老板的孩子洗澡都要他帮忙。然而,吴清亮并未因此沉沦。他敏锐地发现,废弃的油漆经过提炼和分装后仍可使用。于是,他低价收购废弃油漆,重新加工,以“鸽牌油漆”(Pigeon Paint)出售。这一创新之举,不仅让他赚到了第一笔可观的收入,更引起了远在丹麦的油漆总公司注意。公司资助他前往丹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让他系统学习了油漆制造的全过程。

1955年,吴清亮辞职,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油漆店。恰逢新加坡房地产蓬勃发展,他顺势而上,生意越做越大。1962年,他与日本涂料控股株式会社(Nippon Paint Holdings Co., Ltd.)合资创办立时集团(Nipsea Group),成为日本漆在新加坡的主要分销商。此后,他不断拓展市场,将业务延伸至东南亚、中国乃至全球。

1967年,吴清亮带着长子吴学人前往印度尼西亚招募经销商。短短10天,他们从西到东,将一辆崭新的菲亚特车开报废。当时,印尼刚刚经历反共排华大屠杀,局势动荡,而他却毅然前往,推销商品。这种勇气,令人肃然起敬。1970年代,亚洲地区大兴土木,吴清亮再次抓住机遇,事业蒸蒸日上。1977年,他创办吴德南控股集团(Wuthelam Holdings),作为家族控股公司,进军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1990年,中新建交后,吴清亮将中国市场视为立时集团全球化发展的战略要地。他将涂料品牌命名为“立邦”,寓意“建立邦交”,也寄托了华侨寻根、归雁回巢的赤子之心。2020年,吴德南控股以1.19万亿日元(约155亿新元)的巨资,正式掌控立邦涂料控股,持有其60%股权,完成了从分销商到全球涂料巨头的华丽转身。

仁心与善举:财富的真正意义

吴清亮的成功,源于他独到的商业眼光与潮汕人骨子里的正直品质。然而,他并未将财富视为个人享乐的工具,而是用它来回馈社会、造福人类。

他曾患前列腺癌,亲身体验过疾病的痛苦。加之父母及祖父母辈中多人因癌症离世,他深感癌症的可怕。为此,他决定为新加坡癌症研究中心捐献数千万新元,其中包括为患者提供质子束疗法(一种先进的放射治疗方式)的“吴清亮质子治疗中心”。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新加坡的癌症治疗水平,也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此外,吴氏基金会还大力支持医学研究。他们资助竹脚妇幼医院、VIVA基金会及国立大学医院的儿童癌症研究,支持新加坡中央医院的ARiSE项目,推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的创新。近年来,基金会还资助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与新加坡保健集团、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联合建立的学术医学中心,开发创新性的支持与姑息治疗项目。

他始终铭记母亲的遗训:“毋忘家国之情,发达之日,对大吴应有援乡之建。”多年来,他往返大吴村数十次,先后捐建桥梁、道路、医院、电厂、水厂等基础设施,累计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

村中的“松昌幼儿园”、“松昌小学”、“松昌中学”以他父亲吴松昌命名,“秀英医院”则纪念母亲。他以父母之名造福乡梓,却从不居功自傲。凡是公开表彰,他一律拒绝,只是默默为家乡办实事、谋福祉。

他曾说:“大家都是我的亲人,只要村民齐心协力,大公无私,以建设文明家园为重,我自当责无旁贷。”这种谦逊与担当,正是潮汕人“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精神的最好体现。

一村一人,家国同梦

大吴村与吴清亮的故事,是一曲关于奋斗、感恩与传承的赞歌。它告诉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无论成就多大,都不能忘记根在哪里。

吴清亮用一生诠释了“一村一人”的深刻内涵: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一个村庄的精神,可以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不仅是大吴村的骄傲,更是所有海外华人的楷模。

在潮汕,有句话叫“三江出海,一纸还乡”。吴清亮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写照。他从潮汕出发,走向世界;最终,又以赤子之心,回归故土。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人铭记家国情怀,传承文化根脉,在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大吴村,因吴清亮而熠熠生辉;吴清亮,因大吴村而不忘初心。这,便是“一村一人”的真正意义。

发布日期:
分类:随笔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