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翻翻(12):天官

中国军事是否只有打打杀杀?当然不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光辉在一本《天官》书中就有了。尉缭子通过与梁惠王的对话,批判了当时流行的迷信观念(如天象、时日、阴阳、方位决定战争胜负),主张战争的胜负根本在于“人事”——即:城防是否坚固、武器粮草是否充足、将士是否团结、战略战术是否得当、统治者是否有德。

他引用周武王灭商和公子心破齐两个历史战例,说明即使违背所谓“天时地利”,只要人谋得当,仍可取胜;反之,若守备不力,即便得天时也难逃失败。这种思想对后世《孙子兵法》等兵书也有深远影响。

梁惠王问尉缭子说:“传说黄帝有《刑德》之书,能让人百战百胜,真有这回事吗?”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有一座城,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攻都攻不下来,难道四方都没有‘吉时良辰’可以利用吗?之所以攻不下,是因为那座城城墙高、护城河深,武器充足,粮草丰盈,而且守城的豪杰同心协力。”

“如果城墙低矮、护城河浅、守备薄弱,那就能攻下来。由此可见,所谓的‘天官’‘吉日’,远不如‘人事’重要。”

“按照‘天官’的说法:‘背靠水列阵是自断后路,面向孤立山地列阵是自毁军队’。但周武王讨伐纣王时,正是背靠济水、面对孤山布阵,仅用二万二千五百人就击败了纣王的亿万大军,灭亡了商朝。难道纣王不懂‘天官’的布阵法则吗?”

“楚国将领公子心与齐国人作战,当时出现彗星,彗星的柄指向齐国方向。占星者说:‘柄指向的一方将获胜,不可进攻。’公子心却说:‘彗星懂得什么!要是用彗星来打仗,我宁可倒着扫把也能打赢!’第二天出战,大败齐军。”

“黄帝说:‘与其先求神问鬼,不如先考察我的智慧。’所谓‘天官’之说,其实也不过是‘人事’的体现罢了。”

现代场景中的应用

尉缭子所强调的“重人事,轻迷信”、“先稽我智,不问鬼神”的思想,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兵书,但它所蕴含的理性精神和务实态度,在今天的人生中依然极具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将它应用到多个具体场景中。

职场

你总在等待“贵人提携”“风口降临”“好运降临”,却迟迟不提升技能、不主动沟通、不积累成果。

  • “城高池深,兵器备具” → 你的专业能力、项目经验、人脉积累就是你的“城墙”和“兵器”。
  • “豪士一谋” → 与同事协作、建立信任、形成团队合力。
  • 不要等“天时”:不要幻想“等公司改革”“等领导赏识”,而是主动创造机会

创业/副业

看到别人做直播、做AI、做跨境电商赚了钱,你也想“顺势而为”,但自己没准备就冲进去,结果血本无归。

  • “背水一战”不是禁忌,而是勇气与准备的结合:就像武王伐纣,兵力悬殊却敢背水列阵,是因为他有周密计划和民心所向。
  • “彗星何知!” → 别人说“现在AI是风口,必须上”,但你得问:我有没有能力?有没有资源?有没有差异化

面对挫折

项目失败了,你说“时机不对”;恋爱分手了,你说“命不好”。

  • “岂纣不得天官之陈哉?” → 商纣王难道没有占卜师吗?但他败在“人事”腐败。
  • 失败时,不要急于归因外部,先问自己:
    • 我是否准备充分?
    • 我的策略是否得当?
    • 我是否听取了建议?

行动建议:

  • 用“复盘”代替“抱怨”。
  • 把失败看作“城防漏洞”的暴露,及时修补。
  • 像将军一样思考:下次如何“伐之”?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