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轮回,故事是镜子。
人教人百遍不听,事教人一次入心。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很少有人具体说明到底要解决哪些“大事”?郭先生在这里细化了:
- 办事儿怎么才能办的干净利落?
- 说话怎么才能说到人的心坎上?
- 世相复杂,怎么辨忠奸,防小人?
功名富贵,人间惊见白首;诗酒琴书,世外喜逢青眼。
故事
南宋年间不管大官小官,都想飞黄腾达,当时的官员晋升有三条渠道,一种是立过大功,比如说救驾等等。第二种是慢慢熬,一步一步往上升,第三种是真才实学,突然又立了一功。最后一种就是今天要说的“捐官”,也就是买官卖官。
有一个人名叫吴约,当年属于文官九品,最下品的官员。为了升官,就真的带上金银细软、珍珠翡翠、象牙玛瑙之类的宝贝,避开耳目,一个人只身前往杭州清河坊的一间客栈,落脚在后面的一个小跨院。每天都出去吃饭,拉关系。
这个客栈对门有一座宅子,宅院里雕梁画栋、假山立起,假山旁有个帘子,上面是竹子,下面是块纱。吴约没事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想事情,今天见到大人该怎么说话,给人带什么礼物合适。
正想着当儿,对面院子里面有动静,有人走到帘子后面,一瞧一个马面裙、三寸金莲。能有这个特征的一般是大户人家。他看着看着就想知道这个女子长得什么样?然而帘子遮挡看不见了。
男人,越看不见的地方就越想看。但是那个时候没办法私会妇道人家。内心就惦记着。几天下来,虽然该去会见大人,该去送礼都没耽误,但是就是觉得“心里痒痒,琢磨这个女的长得什么样”。
有一天,街上来了一个买橘子的小哥,有一天他一边等着看对面女子会不会出来,一边在门口买橘子吃。没成想抽橘子的签却一个也没中,还是对门女主让小厮给送了几个来,这让吴大人感激的要命。还赏了小厮不少钱。
为了看上对方一眼,弄清楚对面女子的来历,这期间他光赏赐小厮就花了不少银钱。
那个时候,吴约在烟花巷有一个粉头,叫做丁惜惜。就因为那个对面女子,吴约都不去找丁惜惜了。
本以为能够跟对方来一段露水姻缘,外加让对方帮自己搭线升个官做,结果一来二去却被对方给讹上了,自己带来的钱全赔进去不说,自己还被人打了。后来伙计告诉他,那个是人家短租的房子,就住了两个月。晚上去找丁惜惜,原来这一切都是骗局。“之前有人让我扮演这个夫人,我们一块儿出去,怎么来怎么去,跟你这事儿一样。你要是早告诉我,我给你点破了,不至于吃这个亏呀。不过也活该,是不是?”
后来,吴大人买官成功,去见新领导时,领导刚好在吃橘子,就递给他一个,让他一起吃。
没想到他看到橘子应激反应,直接跟上司翻脸了。这也让他直接丢了工作,前前后后的努力全打了水漂。
现世报
吴约因“帘后女子”产生执念,现代男人不敢去嫖娼,也不正经找个媳妇,精虫上脑之后,就喜欢看直播,则通过屏幕上的“颜值”或“才艺”投射欲望。弄不弄就给对方打赏,帮对方冲榜、打对抗赛。就为他们加一句“谢谢giegie”。前些日子《捞女游戏》就已经给人看出来,为了追求一个女孩,宁愿自己玩命工作攒钱,也舍不得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无论是古代的“三寸金莲”,还是今天的“滤镜美颜”,外貌始终是人类最原始的吸引力。喜欢看美女图片,有的那个只露脸的,男人就想这个女子身材如何;有的那个露出隐私部位的,男子就想入非非了。就愿意为这个花钱。但这种吸引力一旦被工具化(如直播打赏),就可能沦为“情感替代品”——用金钱填补孤独感、虚荣感或自我价值感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