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最大的成本是战略成本和时间成本,要分清什么是真正的解决,什么是真正的浪费。如果是真正想做的,就要充满耐心。
这也是我现在搞不清楚什么是真正想做的原因。
Man is a perpetually wating animal.
人总是在希望着什么。
拥挤的许愿池
我想看看人们许愿的是什么?
99%的人,都说金榜题名、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买房买车……
只有1%的人,会描述为“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做某事”。比如说阅读、看电影、旅行、运动、唱歌、玩游戏、学乐器、画画、写作、谈恋爱、亲友聚会等等。
然而,作者给出了一个非常让我心底里感受共鸣的愿望分类。
第一部分:周围世界让我做的事。似乎这些事情做好之后,别人和我都才能感到舒适。太对了!!!比如升学、考试、毕业、上班、结婚……我做好之后,我父母好像比我更舒适。上班之后的那些任务,我做好之后老板好像更舒适。这一部分愿望确实用去了我绝大部分时间,也是我产生焦虑的绝大部分来源。我只能非常努力的做完、做好。因为我知道,只有等这一部分基本做到,才能轮到我的第二部分商场。
第二部分:就是我想要空白、自由,哪怕无所事事。核心就是谁也别管我干什么,我乐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写到这里,我的肩膀突然松了不少,一个很沉重的担子仿佛卸了下来,我能喘口气了。此刻,我慢了下来,不像写第一篇读书笔记的时候那么心烦意乱。在家做顿饭、出门看个电影、游个泳。
这个心态,是20多岁人的心态。
同龄人都在关心金榜题名、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这些事,好像一夜之间他们都变成了大人,都需要按时按量完成一些规定动作才舒适。
不舒适,真的不是矫情
要说这些事对我来说舒适不舒适呢,不好说,有的舒适,有的就不舒适。但是我很清楚的是,在这套规定动作之外,自由自在对我来说一定是舒适的,而且自由自在的量一旦减少,我肯定又不舒适了。
现在的我,就感觉是在追火车,两条腿跑,累得够呛。但是还是得跑。太难受了!
我第一次面对自己现在的心理状况,我知道自己的情况了。李居明说乐天知命,我何必这样呢?社会渲染的焦虑,信息流占据了我生命中太多的地位了,我忘记了时间流和事件流的重要性。停不下来!
世俗进阶的各项。金榜题名、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我们每个人在经历时,大概率都会感到快乐。当然快乐呀,努力得到回报,好运气终于降临。但我同时也知道,我想要那些自由时间里的自由生活。
你是否是这样的思考方式?
每当遇到问题,就通过叙述展示产生这个问题的背景,最后,只靠自己努力给出解决方案。
“努力”,不只是我自己非常需要找到一些解决方案,不然没法往下走。而且也说明,我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有限,得使劲想才能有结果或者才能理解事情的本质。
当所有的难题摆在眼前的时候,暂时无法逾越、动弹不得的时候,我肯定会问自己:“为什么非要逾越,太难了不逾越行不行?为什么是这条道路,其他道路行不行?为什么要开始,早知道这样是不是不如不开始?”
没错,确实是这样,我以为只有我自己是这样呢。天啊,读书真的是和远方的人沟通对话的方式!感谢感谢。
一个不可操作的方式,确实是会让人难过不已。
人类独有的原因
-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明白一切是为了什么;
- 梦想时有时无,目标模糊不清;
- 间歇性动力丧失,难以持续专注;
- 虚度大量碎片时间,习惯性拖延;
- 长期自我怀疑,纠结人生方向;
- 莫名恐慌焦虑,周期性情绪化;
- 对恋爱的未来没有期待;
- 反复开始,最终放弃健身;
- 长期分不清是懒还是累。
重大事务优先级错乱
真相1:年龄的变化,人生的重大事务优先级必定会发生错乱!
我们太容易被人影响了,但这或许不是我们的错,大概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智能手机的错,因为我们总是主动和被动地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看到别人的生活和工作。看到带来比较,比较带来羡慕和嫉妒,这时候人就没法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