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本身并不是生产力。如何利用知识搭建人生模型,这才是很多知识研究者最底层的运营逻辑。而人生模型中的中层模型之一就是思维模型,它是连接做人与为某种对象、概念、过程或关系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体。
例如,有的人把公司看成“家庭”、有的人把公司看成“球队”,这是两个思维模型。比如,认为“矩阵是单独作用于一个矢量”或者“矩阵是作用于整个空间的一个转换”,现代的数学家认为后者更深刻。
在解决方案提供层面,思维模型的作用是帮助建立叙述策略。实际上,叙述模型是一个容器,在确保场景、目标和追求的基础上,叙述模型更好。
在理解这个部分之后,理解我们能为其他人提供什么服务,免费和付费的部分。
免费提供
讲一个事物本身是免费的,厉害的知识是免费的。
1、信息咨询、研究数据
2、收集汇总、观点综述
3、学科知识、名词概念
4、名人传记、专家访谈
5、企业故事、商业案例
6、新奇有趣、喜欢崇拜
7、常识、经历、知识
收费的内容
1、提取信息资讯、研究数据的功能和价值;
2、筛选、排序、建模、对观点综述划重点;
3、如何看待学科知识、名词概念,并且提供使用它的场景;
4、对名人传记、专家访谈背后的工具和方法论;
5、对企业故事、商业案例进行人格化解读、结构化处理;
6、提供解决方案的;
7、反常识、经验、认知;
如果还是不确定的,那么要从工具、方法论、锦囊、攻略、思维模型、操作步骤、闭坑指南、公式、图表、清单……有这样卖相的内容,才是有价值的。
所以,以往打包整理的工作无非就是把知识归类汇总,分成小节甚至录成音频视频,把大咖学者的课程讲座转成文字,配上片头、片花和字幕是不能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