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追求的是约束条件吗?

在这个博客里面,很少是自己能够想写一些东西的。但是我发现一个规律,当一个人开始不想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写东西的时候,就是因为自己内心有一些牢骚、抱怨开始出现。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内心的痛苦,那么自然而然身体会转向用抖音、B站等进行报复性消耗时间的过程。

我其实特别向往北京,然而越是向往,自身条件可能让我失望了。自我攻击突然又出现,还好,我觉知了。

不是愤怒,也不是委屈,而是一种熟悉的焦虑——那个被反复提及的“35岁魔咒”,又一次被现实确认。

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总在被年龄定义:35岁前要安家,35岁前要立业,35岁前要“成功”。一旦跨过这道线,仿佛就被贴上了“过期”“淘汰”的标签。招聘网站上的“年龄限制”,朋友圈里的“中年危机”,还有身体悄然发出的疲惫信号,都在提醒:你不再年轻了。

但是,自己回想了一下一个原则“不要以群体思维代替个人利益”。是不是所有35岁的人都不行了?当然,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现象不少见。但是我个人的能力是不是要用年龄来确定?当然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到了35岁以后的人,人生阅历早就比他人多了不少。更何况我自己呢?

就事论事,一个让人头大的问题,或者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思维到底是不是在我身上应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看自己能不能“破圈”。

前段时间自己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我和别人有什么与众不同?

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闷声发大财”。其实身边有很多人都是我自己的榜样。

我见过35岁后才真正起飞的人。
比如吴振老师,曾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已是学术骨干,却毅然选择到西工大从零开始,重新搭建团队;
还有王勇大哥,体制内医生做得风生水起,却敢于走出体制,靠专业能力独立执业,活得更加自由。

他们让我明白:所谓“魔咒”,往往只是我们自己画下的边界。真正的限制,不在政策,而在“圈”里。

于是,我开始思考: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中国除了北京,就没有别的地方了吗?
世界除了中国,就没有别的可能了吗?
人生除了“稳定、高薪、体制内”,就别无选择了吗?

如果和30岁以下的人在一个赛道中竞争,如果在同一个科研项目中竞争,当然毫无竞争力。然而,能看到趋势的人,提前看到机会才能得到最大的蛋糕。其实我自己早就知道一个趋势:未来的发展都是一人公司。

老子说“有舍必有得”。人生当中,有些东西自然要舍弃一些,才能得到一些东西。比如说想要当大官,就必须耗费自己家族的气运,甚至家庭的很多代价。比如说想要当大款,就必须为了钱而低三下四,比如说WD创始人,打造了财富帝国之后,儿子不结婚花天酒地。还有很多越抓住“稳定、体制内、高薪”,就意味着必须放弃某些事情。甚至过得不幸福。这样的生活,要哪种?

于我而言,写到这里其实想开了不少。执着于某些地区、某些单位、某些工作。

婚姻也如此,当我执着于和我的妻子白头偕老,圆圆满满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亏损。你抓的越紧,流失的也就越快。并且当你认为夫妻感情深到所有人都能理解时,各种官司、各种麻烦接踵而来。想想看我大学追求的女生,总是得不到。而当女生追我的时候,我却放弃了。感情就是如此,阴差阳错的太多,就相信是老天爷保护自己的做法吧。

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必须要损一些东西。甚至主动的放弃一些东西。人生是一场修行,人生也是一个课堂。每个人拿到的课本、上的课堂都是不一样的。于我而言,我拿到的剧本就是顺其自然。不是躺平,不是逃避,而是学会在流动中前行。累了,就休息;有灵感,就记录;没状态,也不强迫自己“必须 productive”。

满招损,这句话也是一样的。当我自己觉得人生的一些事情都已经很骄傲,很满足的时候,就必须要在其他地方进行一些损。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再执着于必须在北京扎根,不再纠结于某个头衔或平台。博士学位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全力就是为了博士学位,是不是就是追求了标签?如果是为了做些东西,好好踏踏实实完成其中的一些科研工作,是不是更现实一些?早晨起来,让自己慢下来,做做早课,读读书,看看窗外的光,日子也能很踏实。有了想法就抓紧记下来,没有想法就让水流动流动。只要不是报复性的浪费时间,累了咱们还有书陪着我。还有各种的方法在伴随着我,我不是一个人。正如现在我写博客,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让谁说我多博学,就是希望能够从中学习一些知识,人生当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学习。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探索。既然如此,回归到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字,就没有问题了。

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成长,是“破圈”——突破地域的圈、职业的圈、甚至自我认知的圈。

我也终于明白,写博客的意义,不是为了博学人设,不是为了流量变现,而是一个安静的出口:在这里,我可以发牢骚,可以自我对话,可以梳理那些混乱的思绪。这个叫“向光者”的小站,2019年建到现在,像一个老朋友,默默见证我的起伏。

对了,其实向光者这里也是一个发牢骚的地方。没有人知道,也没有过度严格的审查机制。这里就是这里。一个人的地方,就是如此。这个网站2019年建成的,想想真快。挺好的。

当我为某件事骄傲时,总会有些东西悄然失去。但只要我不报复性地沉迷短视频,不麻木地消耗时间,而是保持阅读、思考、记录,我就没有真正迷失。

未来会怎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不停止探索,不放弃对自我的诚实,35岁,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所以,兜兜转转,那八个字告诉我什么?其实我越来越看清了。

没有官杀的人,表面上这辈子是当不了官了。生活本身充满变数,或许我博士毕业之后,下一个赛道可能又要发生一个大的变化。把我自己不擅长的部分作为我的职业。或许下一个赛道中,可能不再是航空航天的部分了。

这一次我的人生可能会发生下一个大的变化吧。人生就是无常的,总有一些人要彻底分开,总有一些事要彻底告别,只不过别人是渐进式的,我是急转弯式的。这样也好,我的人生要比其他人体验的要多,我的知识也比其他人要广。或许,我的人生就像是魔方大厦一样,这个过程中真的是刺激。好好珍惜每一天吧。加油。

好期待!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