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驾到》阅读笔记(12):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曲木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
墨染鸬鹚黑不久,粉刷乌鸦白不鲜。
蜜饯黄连终需苦,强摘瓜果不能甜。
好事总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研究人员或者工程师有一个发自肺腑开心的事情,就是把自己学到的本领创造出一个产品、一篇论文,这要感谢祖师爷的恩典,多棒啊。其实研究人员或工程师的德行都体现在这些生产物质的部分,能发自肺腑的研究自己的技术,把技术变成艺术,就是工科研究人员的德行所在。

其实做学问也是一种买卖,只不过光卖不行,得有人买。你自己认为自己的东西好得不得了,要卖这一身能耐,有没有人买,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说,身为做学问的人,要尊重技术、这点很重要。人总得干出点什么呀!

艺术圈有句老话:无君子不养艺人。而我们做学问的人,也要记着别昧着良心。

书归正传,开始说这个故事。

人好,和过日子是两回事。有的人一点臭毛病没有,斜的歪的一点不沾,而且愿意拿心和别人交朋友,就是穷。今天这个故事主人公来自保定,方姓,排行老大,所以就叫做方老大。方老大家里很穷,两口子过日子饥一顿饱一顿。到了年根前,为了出门躲债,方老大把散碎银子给了媳妇,穿着单衣,沿着野路就跑到了郊外。走着走着就发现了一个大山包,山包下面有一个窟窿,入口呢刚好就一个人。他就进去了,没想到里面还有一个洞口,刚进去吓了一跳。里面还有一个人。

这俩人也有特点,方老大眉毛快到颧骨了,而里面坐着这个人胡子长得出奇。原来这个人叫做王元尚,也是躲债的。两个人彼此交心,方老大欠了二两银子,王元尚就拿出来一个二两多的银子给了方老大。而方老大知道王元尚欠了一千两银子,吓了一跳。不过方老大还是接了过来,回了家。在论起报恩的事,王元尚要求不高,就请求方老大家里做饭的时候,多做点送过来,也好让王元尚能不饿着。方老大当然同意了。

回了家,把银子给了各位债主之后,又把自己家的锅灶重新垒了一下。然而在垒锅灶的时候,发现了不对,一铲子下去发现了一个水缸的缸沿了。再一刨,果然是一口大水缸。打开水缸盖,里面有白花花的一缸银子。

两口子跪在地上抱头痛哭,哭罢多时,方老大说:“媳妇儿,咱不能没良心,咱们从这里边择出些银子来吧,我得给山洞里那哥们儿送去,我得让他也能还上账,也能回家过年呢。”媳妇同意了。这么一大缸银子,装好了一上称,得有两千两。两口子找街坊借了一辆小推车,把银子放到车上,打家出来,直奔山上给人送银子去。王元尚一看这一举动,也跪倒在地,一顿交流后,拿起银子回家还债了。

人一有了钱,干买卖就好干了,越穷越穷,越富越富。为什么好多人抢着当岳父呢?就是这原因。

简断截说,方老大两口子在保定把买卖也干大了,日子也过好了,而且方夫人还怀孕了。你看以前穷的时候吧,两口子没孩子,现在日子一好,还有了孩子。河南洛阳的王元尚回去之后,生意也兴隆起来,也娶了媳妇儿,王夫人没多久也怀了孕,天下的事就是这么凑巧。两家人在一起喝酒,感慨万千后就指腹为婚了。

方家的儿子叫方松,像松树一样万古长青,冬天也不畏严寒,结结实实的,而且希望儿子像松树一样品格高尚。然而呢方松继承了他父亲这种乐善好施的性格,也愿意去分享。方松说:“钱不是省出来的,该花就得花。”方大爷因了这点儿好,也交了不少的朋友,有人在他们家一连住了两年,他也不带轰人家的,人家没钱了,他就给钱,因此交了不少朋友。有一个姓张的怪人,曾经也受过方家恩惠,所以后来有一天就说:“我得报恩”。大家都管他叫张大仙。

这人有一个特点,老爱跟方松在一块儿玩,相当于帮方大爷看孩子,哄这孩子玩,方松就跟他好。两个人在后院里找了一间房子,找着房子之后进去,一看这屋里没东西,他俩进来了,就撬地砖,把地砖撬开,把到处捡来的石头子儿都码到里边,再把砖扣上。慢慢地,家里每一块地砖下都有他俩捡来的石头子儿,每间屋子里边都是。两人这一玩,就玩了好几年。有一天,张大仙突然间不见了踪迹,方松这个着急啊。方大爷劝慰:“走就走了吧,孩子,你也该读书了”。方大爷把先生请来教他读书,让他识文断字。方松这孩子念书不赖,他聪明,先生爱得都不行了。

话说到了方松十七岁的时候,方大爷突然一病不起,半年后去世了。方夫人也难过,说方大爷奋斗一生,没抱上孙子,也没享福。一帮人帮衬着,给方大爷搭棚办白事,家里也有钱,好好地发送一番,就把方大爷就给发送了。回来之后,娘儿俩就好好地过日子。方松说:“娘啊,您别难过,有我呢,我一定好好地念书,我好好地孝敬您,让您跟着我享福。”

方大爷一走呢,很多地皮无赖就冒充债主,上门敲诈方松一家。大概过了一年的光景,方家就败落下来了。之前的买卖,都兑出去了,之前买的一些地,让人家给弄走了,整套宅子里就剩下他们娘儿俩了。这可怎么弄?

方松说,我去投奔我岳父吧。方夫人就同意了。方松一路颠沛来到了洛阳,王老爷家大业大的,相比之下,见都没见面。方松对管家说明家庭破落之后,王老爷发话:“他要是能拿出一千两银子来,我就让他进来,拿不出一千两银子,你就让他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快去吧。”

方松听到这个话,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站在街口,望着来往的人流,哇哇地痛哭。他正哭着,街那边,斜对过,门一开,走出来个顾老太太,招呼他进来。方松把原委说清楚之后,一张口就说借一千两银子,当时谁能见过这么多,别说一千两,一百两都没见过。

不过顾老太太倒是好心肠,给方松做了家常饼和稀粥之后,又拿出散碎银子给方松,让他坐车赶快回家照顾方夫人。方松叩谢之后,就回去了。把情况一五一十说了之后,方夫人说:“儿子,咱长志气,知道吗?恨没有用,人活着得长志气,你好好念书,娘还年轻,我给人家缝连补绽做个衣裳,我挣点儿钱,养活你念书。等大比之年,你进京赶考去,你得个状元回来,到时候有的是姑娘,知道吗?”

转天天亮,娘儿俩准备把房子做隔断,卖出去一部分。就从后院起,开始归置房子。方松随手打开其中一间屋子,门一开,屋子里尘土飞扬,墙角结满蜘蛛网,娘儿俩个拿一笤帚,绑上竹竿,先把房上的浮土扫扫,接着又扫地,扫着扫着,娘儿俩就发现,这年深日久,屋里的地砖都翘起来了。怎么办呢?这得给人弄平啊!结果两个人一挖开,全是银子。一连忙活了五天时间。娘俩抱头痛哭:老天爷啊老天爷,这可真是苍天有眼,报应循环哪!我们家又有钱了。

娘儿俩把银子都收好了,又雇了几个干活的伙计,该打扫打扫,把之前有些个铺户又兑了回来,生意逐渐地又恢复了。方夫人对儿子说:“这回行了,咱们可不能像你爸爸似的,手那么松,该给的咱就给,不该给的咱也不能够胡来了,那就这样,先收拾吧。”

方松有良心,念着顾妈妈当年的恩情,特意封了一个两千两银子的大红包,打发人去河南洛阳见顾妈妈。老太太不是说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吗?那就让老太太好好看看。差人把两千两银子送过去,给老太太往桌上一摆,老太太坐在屋里都傻了:“我的妈呀,这就叫两千两银子呀!我可开了眼了!”

老太太一高兴,就跟街坊说起这事儿:“这老王家呀,人家姑爷来了,给人家孩子赶回去了。他做得不对啊,不应该呀。”

这个话一传开,这个闺女一狠心,叫来自己的贴身丫鬟,女扮男装带了点钱,借着夜色从后门就直奔保定,最后和方松喜结连理了。

而王老爷和王夫人之间天天打架不说。这勾起来之前和当地财主定的婚约,现在交不出人不说,还得赔一大笔钱。夜晚呢,还有土匪把他们家洗劫一空。等天亮的时候,王家就剩下一堆破砖烂瓦了。王大爷的胡子也没了,闺女也没了,房也没了,钱也没了,身边就剩下老伴王夫人,老两口子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发呆。

街坊们呢告诉他方松成了保定首富,可以去投奔他。王大爷简单地收拾两件衣裳,弄了点儿零钱,直奔保定。在保定待了七八天,也不敢靠近方家,怕被人认出来。每天隔着两条街,远远望着方家的宅子,到底是没好意思进去,索性一狠心,又回到了洛阳。王夫人一看王老爷要面,就自己去了保定。被迎接不说,方松帮岳母派人派车,给了些金银细软当盘缠回洛阳了。

王夫人一回来,下了车,往家里一走,一看正当中这屋里边,自己丈夫正撇着大嘴,盘腿坐在地上,神气十足。王夫人瞧着他这个样子,都气乐了:“你要死啊?你跟这儿干吗呢?”

王大爷得意道:“我干吗?我告诉你,前些日子,我上保定转的那几圈可不白转。我问明白了,他们说咱姑爷发财有窍门。他捡了好多石头,都塞到他们家地板下面,然后他再把地板撬开了,石头都就变成银子了。我这些日子也没闲着,我回来之后每天都出去捡石头。别看咱家这房子烧得只剩架子了,但是咱的地板还是好好的,我把银子都藏在地板下面了。你这次回来正好,帮我归置银子,咱们要东山再起,知道吗?”

王夫人奇道:“天下还有这个事吗?你真捡石头了?”“欸!混账,什么叫石头?那叫银子!来来来,跟我到咱们银库看看吧。”老两口子打前院出来,奔后院,把门打开了。“你看这一屋……”王大爷拿手一指,自个儿也扭头看去,当场傻了眼,“怎么还是石头啊!”

富豪家族的传承前提是心要正

看完这个故事,虽然这种点石成金的事情咱不好说,但是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第一:内心保持良善之心,但是也要分清善恶。不暴露自己家中有多少钱。

  • 每一块地砖下的“石头”,都是童年一次善意的游戏;
  • 正如方家每一份施舍、每一次帮助,都像一块“石头”埋进命运的土壤;
  • 多年后,风雨洗去浮尘,地砖掀开,善的积蓄喷涌而出

第二:平和之心,对于财富要设立正确的观念。每个人都是财富的代管者,不可能一直拥有,不算计是最好的。

  • 方家之所以能“石头变银”,是因为他们曾用真心对待世界;
  • 而王家只信金钱、不信情义,哪怕真把石头埋下去,也变不成银子。

心若为金,处处是矿;心若为石,金山亦土。

这个故事,讲的不只是“好人有好报”,更是:

一个人如何在贫穷中不失其志,在富贵中不失其仁,在落魄中不失其信,在成功中不失其恩。

方家三代的兴衰起伏,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人性的光明与幽暗。

而最后那一句——

“怎么还是石头啊!”

——像一声钟鸣,响在每一个妄图走捷径、贪便宜、忘恩负义的人耳边。


最后,送一句话:

你埋下的每一块“石头”,
若是出于善念,
终有一天,
会变成照亮你命运的银光。

愿天下做学问者、搞技术者、创业者、劳动者,
都能如方老大般穷不失义
如方松般承志不忘
如顾妈妈般微光亦暖

如此,
纵使世间多寒夜,
自有天道照归途。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