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同:Agent驱动还是人驱动?

现在对于AI的使用,逃不过两个极端:要么完全自动化,要么完全不用。但是这种非黑即白的思想不是人机协同的做法。这就需要看这个使用人机协同是不是对工作的理解:工作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承载着个人价值和成就感。人喜欢的工作,往往就是自己觉得最能体现价值的工作。

换句话说:我们喜欢的工作,或者是我们对具有掌控感的工作,不会让AI参与。

XX研究团队把人机协作分成了五个等级:

H1: AI完全自主,人类不参与;

H2:AI主导,人类偶尔输入;

H3:人机平等合作,彼此依靠;

H4:人类主导,AI辅助;

H5:人类全程参与,AI负责打下手。

在参与调研的104个职业中,47个职业从事者希望是H3。

那么,哪些工作是人和AI Agent之间协作,又怎么协作呢?

横轴是技术能力,纵轴是工人意愿。这样一来,所有工作任务就被划分成四个区域:绿灯区是 AI 能胜任,工人也愿意让 AI 接手的;红灯区是 AI 能做到,但工人不愿 AI 介入的;机会区是工人想要 AI 帮忙,但现有技术未达标的;低优先级区是技术做不了,工人也不想AI 参与的。

明智的投资应集中在“绿灯区”和“机会区”。

技术上完全可以让 AI 写新闻稿、设计海报、生成视频,但不少内容创作者就是不愿意。这并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这些工作本身就是他们的价值所在,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手艺。

反倒是一些看似“低级”的任务,比如安排客户日程、备份文件、整理报表、录入数据等,大家巴不得 AI 赶紧接手,但投资人又觉得这些“不够性感”。

怎么学会协作?

朋友圈中,有人说AI会取代人类。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可见的范围内做这样的事情:

先把你的日常工作分分类,看看哪些是让人觉得繁琐却又不得不做的,比如整理文件、录入数据、安排日程,这些完全可以优先交给 AI 尝试;

再看看哪些是能带来成就感、富有创造性的,比如撰写方案、做出决策、与人沟通,这些就保持自己的主导权,让 AI 当个助手就好。这样既能享受 AI 带来的效率提升,又不会失去工作的乐趣和价值感。

这里有一个AI使用的指令:

1、适用于你想做 xxx,不知道 AI 能帮你什么?

假如你是我的工作助理,我要完成 xxx 任务,请你帮我将任务拆解,列出任务清单,并且规划任务执行者。 任务清单 :将复杂任务细化为具体的小任务,明确每个任务的执行方式和执行者。 执行者分为三种 :AI、人机协同或纯人类 -AI:任务完全能由 GPT 大模型独立自主完成。例如:AI 根据人类输入的文章,总结整理 -纯人类:任务只能靠人类完成,AI 无法帮忙。例如:打印文件(因为 AI 无法连接真实世界的硬件设备) -人机协同:任务需要人类与 AI通过文字交流的方式共同解决。

2、知道 AI 能帮你 xx,不知道输入什么信息?

假如你是 Prompt 专家兼 XX 专家,我要完成 xxx 任务,我应该如何向你提问以及给你输入什么信息,你能更好的帮助我?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