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谈》观看笔记(9):从自救到自省再到自立的节奏

看完这期视频,你真的很难想象Vicky总已经超过30岁了。这一期《长谈》,与其说是永不磨损,不如说这是一个想要在传统中国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环境成长的我们,实现一次不那么拧巴,或者说“自我救赎”的一套心理按摩。与此同时,这也是给想要成为父母的人一趟家庭分享指南。

有一说一,如果我将来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我会以小V老师为榜样,让孩子稳定成长。

小V“永不磨损”的印象

1、小V是一个特别爱倾听的北京姑娘,她的眼里有光。

2、小V情绪很稳定,说话声音很稳,速度很稳……哪儿哪儿都觉得稳。这是让我很佩服的人。给我一个特别大的印象是在11:20秒左右,当她在说“……事情特别让我生气”的时候,你完全看不出她是在恼怒,而是情绪很稳定的说出这样的话。

3、小V是一个松弛,但不是松垮的一个人。她和你对话的时候,就是一直盯着你看,反而被盯着看得人会不自觉的想要瞟到别的地方。“就坡下驴”的哲学本质上就是对自己的可控感。在任何的环境当中,她很能够让自己给自己构建亲人关系。

如何自救自己

对外,小V说自己有进取心,但是进取心没那么强。听到这句话,我觉得是她自谦了。

小V说,她出生的家庭也很普通,但是确实是一个书香门第。小V的父亲学霸,在讲起小时候的日子都是苦中作乐,并且乐在其中的那种样子。

小V有一句话:你越是抱怨,越是想要收集抱怨的素材。

小V松弛语录1:每个人都要接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平凡的不能够再平凡的人,没什么运气。接受了这个现实,我的生活会好过很多。

当自己发现职场晋升、事情转机真的是存在某种运气成分在,那也不把它当成是自己的运气或者说自己的人品爆发。这种平常心是需要值得考虑的。

2、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谁知道这里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呢?

比如说在填报志愿、选择工作的时候,如果你的能力足够强,但是容易冒风险。所以就选择一个手拿把攥的选项。虽然结果证明是有这个能力,但是既然选择发生了,可以有一些遗憾,但不要成为一生的遗憾或者抱怨。你控制不了的事情,就不要想着去控制它。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高估或低估自己都可能。从小V的人生经验中来看,阴差阳错的事情发生很多。正如小V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刻我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也知道自己压力大,但是谁又能说这个时候看《长谈》,指不定什么时候给我带来终身受益的结果呢?

3、保持自己的学习习惯,但别去够着干事。这样的话,什么时候养成都不晚。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匹配什么样的环境。你做不到这个事情,你就不要就是永远去奋力的去够。这让我现在有个想法:“只要我这段时间能够拿到博士学位,后面的事情就随缘吧。”既不费力,又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做成,那就放手去干特别努力。

很多时候,经历了太多打击之后,如果没有能站起来,就算在一个再好的环境中,那也没有意义。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人就是那种不仅学习好,而且唱歌、跳舞、打篮球处处压你一头的,你会很自卑、很抑郁。但是我就是我,晚就晚点没关系。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读什么样人的自传,这个比什么都强。不管是自己教育还是教育孩子。

小V松弛语录2: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如果你一直够着,掉下去的时候肯定比你之前站的地方还深。不如让自己保持余力。

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

做一个好父亲的前提有很多,比如说成为一个好男人、好丈夫、好员工、好领导……这些东西太重也太虚了。

避免“大词”的侵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所以,以下都是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原则。

1、不和子女分享“苦难”,多和孩子分享“成长”。

孩子是共情能力最强的,所以在童年的时候多让他共情生活中快乐和幸福的内容,是父亲始终承担的课程。

——向光者主理人

孩子是最能共情的。我见过一些“非蠢既坏”的父母,总是让孩子接受“苦难教育”,例如“我吃的苦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我从小受到的苦多多了,你知足吧”,或者是“你现在不努力,以后还想像你爸/你妈这样受气吗”……等等。还有的更是“爸爸和妈妈你更爱谁?”,极端一点的“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了,你要跟谁走?”这种让孩子从小就遭受伤痛,长大了想让他成为气候可能吗?

小V的父亲成长于小县城,属于“小镇做题家”的那种类型。从小上学也得走多少里路,也得吃了多少苦。然而小V的父亲从不这么说,反而讲述小时候成长的那些有趣的事情。即便是吃的苦,也讲的很有趣。这让小V成长过程中总会发现那些闪光点,与此同时,也锻炼了小V不抱怨的性格。这是一个父亲的成功。

2、让孩子从“平凡”做起,好过让他觉得“自己不平凡”

每一个小朋友都希望自己是天选之子。父母也期望孩子不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在这种灌输条件下,要想让自己不想“我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或者是“我这辈子注定要能完成很大的事”,真的会让孩子过得很拧巴。

如何自我进阶

1、当天时地利人和都到的时候,你该努力就要努力。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就是世界对你的善意,所以我们应当对世界有善意,对自己有标准。

2、喜欢琢磨事情,反思做法是一件好的习惯,然后归纳总结。值得内化为一个特质。

3、人都是这样,当一份工作、一个人在你身边的时候,往往都觉得习以为常。当它离开你的生命轨迹之后,除非是重重的伤害过,否则想的全都是它的好。这就是人性。

4、写文章、写总结,只要你想干,时间总是有的。特别是对我,这是一种精神支持。

5、在职场中,自己的工作习惯、工作态度和对待同事的态度很重要。作为我们自己而言,不要秉持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心态。核心价值观很重要,确保我们的晋升不是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去。

6、如果你爱这家公司,那么就认认真真去干活。如果你恨这家公司,你就去和它熬,看谁能把谁先熬死。如果你平常心了,那么就凭良心干活,活是自己的,钱是他发的。如果谁没良心,自己就把自己弄没了。

7、别把晋升当成一个目标。

8、当你自己遇到很多做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去埋怨。本质就是:人是不能在极大压力和极大痛苦中去做任何决定的,如果强行做决定,会让痛苦的记忆永远锁定在脑海中,今后只要接近这个要素,那么痛苦如潮水一般都来了,任何人都过不了那关。当然在这个时候不要什么都不干,而是把当下自己手头能做好的事情做好就行,也就是收缩注意力范围。因为每一个痛苦都是磨练自己,让自己成长的事情。痛苦背后必然会让你有所成长。时间会抚平一个人一切的伤痕。只有当自己心情平复,没有任何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再去问自己是否能够继续下去。在这个时候做出来的决定才是有利于自己,才是把视角放的长远一点去看的。经历反复这样的磨练,自然而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既不会焦虑,也不会特别开心。始终保持一种平衡、平稳的状态。

9、目标导向型的人很好,不过其中要附加一些特质,比如说要学会接受和放下,接受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切东西,主动挖掘这件事情好的一面。根据自己想做的这个事情就好了。要知道“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经验。

10、有的人对一件事特别较真,可能为了一件东西多付了1毛钱而去纠缠半天。这种只允许我占便宜不允许我吃一点亏的人,往往很多厄运都会随之降临。

11、人会在一个特定时候警铃大作。成瘾性是值得注意的,但是它不可怕。我的人生中不能对任何一件事产生依赖性。

12、无相的人,就是我想做什么的时候,我就能做。我不想做什么的时候,我就不去做。

13、社交过程中,不要依附于任何人,也不要让任何人依附于你。不要让自己对别人有那么强的责任感。这才叫活得自由。

14、我的社交圈子里不要所有的都来自于工作。否则的话当没有工作这条线的时候,朋友也会全部消失。进入中年,社交的本质就是体验和回忆。

15、“项目管理”意识是处理好工作的非常好的手段。当能够处理好一个工作,就能够处理好家庭。一个项目,我能够联系到谁,我能够做到哪一块,风险到底有多大,之后的后果我能不能承担。

16、什么是慈悲?就是把别人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把别人的难受当做自己的难受。他即是我。

17、不要作为纯城市动物。城市型动物的幸福感来自于体验型的,也就是我在这里站着,等着一切在我面前发生。而非城市型动物的幸福感来自于生产型的,也就是说我如果没有触达到那个边界,我怎么知道那个边界在哪儿?

终极小妙招

使用风险管理框架来去解决问题,才能知道自己什么事情应该放弃,什么事情应该努力。风险,就是什么东西让你睡不着觉。

1、订立一个目标,甭管是大目标还是小目标。

2、达成这个目标,会做一些事。有些事情会出错。会出错的就是风险点。这里面又能分两个维度:

1)风险的影响程度。如果这个风险变成了事实,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个风险变成事实的可能性有多高。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