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活得有趣》阅读笔记(1):认识死亡,才能收获热爱

我很感谢自己前段时间坚持阅读的习惯,现在100天已经过了。然而,当我迷茫的时候,就去阅读的习惯已经养成,并且在我困难的时候,摆脱了迷茫无助。很庆幸的是,现在能看到的写作内容还是人思考得来的,真的很难想象未来AI出书之后,哪些是机器胡编乱造,哪些是人的天马行空,到那个时候,人类才是可悲的。想到这里,也挺可怕。

还有比死亡可怕的事情吗?

然而,阅读机器所写真的可怕吗?

人生有两件事情是大事,一曰出生,一曰死亡。相比出生,死亡在中国人的禁忌里面排行第一。然而,很多事情犹犹豫豫,怕这怕那。怕的,无非就是现有的生活质量丢失,无非就是被社会性死亡。

然而,死都不怕,那些事情还怕什么?与其担心结果,不如担心原因。

我终究是要死去的,死之前无非就是两种,风风光光的死和窝窝囊囊的死。尘归尘、土归土。争名逐利,名是统治阶级给你的,利也是我们暂时所拥有的。抛弃这两个部分,外物与我始终是独立的。正如蔡钰老师所说,世间任何事情都是过客。

我在周末总结时写到,爱与恨、舍与得、来与去,都是过眼云烟。在这娑婆世界中,我们大可不用以“我”的身份来去执着于某件事,而可以把现在的身体当成游戏主角,是由灵魂所控制的这么一个角色。

既然宗教中总提到转世,那么这一世是否能够为其他世积攒一些善的东西?想到这里,情情爱爱,权、名、利都无非是给这个角色的,与这个灵魂何干呢?

我们既然都要走向死亡,如何让这个副本刷到满级,不也是我这个灵魂所要做的事情吗?总比那些主动放弃生命的coward要好吧。得之我运,失之我命。这样,侥幸活到油尽灯枯,不被这个吃人的规律所左右,一笑归西不也挺好吗。

葬礼可以免了,让人一起悲哀,何必呢?死人脸更别化妆给人看,那些钱,死前花吧。开一个大派对,请大家吃一顿好的,有什么好话当面听听,才是过瘾,派对完毕,就跟着谢幕好了。

知道自己活过

所有的人都朝着名利场看齐了。浮浮沉沉是不能接受的,他们要永远站在高峰,要跌,只可跌死。

所以,当事业低迷的时候,人们陷入恐慌,拼命挣扎。好友离去,观众背叛,他们陷入精神错乱。就算一帆风顺,人们也要所谓的突破,换一个新面孔出现。这些人不需要同情,他们乞求的是你的爱戴,劝他们保护健康,是多余的。像一个战士,最光荣的莫过于战死沙场。站在舞台上,听大家的喝彩。

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教育,重视技能而轻视道德;一种是家庭教育,重视道德而轻视技能。然而,与西方某些国家相比,有些家庭教育是缺失,甚至是“剥夺性”的教育。这其中,“好学生思维”绑架了太多人了。我们这个社会实际上跨越阶层的手段,就是要摒弃“好学生思维”。重新拾回人性才是根本。

社会对人评价的标准五花八门,有人看你有没有钱,有人看一个人是否有权力。社会需要的多了,难道为这些而活吗?活在他人的眼中不算活着,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品尝了才知道。

所以,真正活过只有两个“专注”、“热爱”。内燃机出来,人们担心被替代;计算机时代,人们担心被替代;AI时代,人们担心被替代。然而,还是能存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专注与热爱。

何为专注与热爱?其中一条反面标准是“凡事一求代价,层次必低。”

不停地写,别虚伪,仔细观察人生百态,题材多得不得了。千万不要以“说得容易做时难”为借口,从今天开始你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这是达到愿望的第一步。也是证明自己活过的一种。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